专家解读《平阴县新型城镇化规划(2022-2035年)》
字号:
大 中 小



韩帅,男,37岁,现任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注册规划师。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研究工作,累计主持和参与了60余项规划和课题,相关成果多次荣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山东省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等。
解读的具体内容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韩帅解读《平阴县新型城镇化规划(2022-2035年)》
一、本轮规划的主要内容框架
《平阴县新型城镇化规划(2022-2035年)》规划基本框架分为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城镇空间格局、人口市民化、现代产业体系、智慧绿色双向均衡城镇化建设、近期行动计划等六大部分,文本内容共九章,全文5.6万余字。
第一章: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科学确定目标要求;
第二章:持续优化城镇化布局,建立高效城乡空间;
第三章:全面提升市民化质量,营创平等包容氛围;
第四章: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持续发展动力;
第五章:深入实施智慧城镇化,打造数字共享生态;
第六章:深入推进绿色城镇化,创建生态文明示范;
第七章:深入推进均衡城镇化,加快全民共同富裕;
第八章:深入推进双向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第九章:明确近期行动计划,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二、在推动平阴县人口市民化方面的举措
促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义。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平阴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64%,低于省市平均水平。针对问题,规划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人口市民化三大路径。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量人口),针对此类人口技能单一、城乡两栖、财力有限等特点。一是强化就地就近城镇化载体建设,有序推动重大工程搬迁、滩区迁建与城镇统一规划建设,实行就地就近安置+房票制度,优先向县城安置,其次向镇驻地安置,将城边村、镇边村纳入城市社区管理服务体系;二是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备案证制度、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党组织引领的农业合作社制度等,有效维护进程落户农民的农村权益;三是增加就业岗位和培训机会;四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等,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镇。
(二)筑巢引凤吸引外来人才(增量人口),结合平阴产业特点,实施积极的招才引才政策。一是围绕平阴产业发展需求,建设职教园区,为平阴产业发展培育基础人才;二是充分发挥平阴“两优两特”产业优势、以及玫瑰产业研究院等国字号平台,加大补贴力度,吸引高层次人才;三是开展系列人才评选,鼓励企业和用人单位重视人才建设。
(三)平阴籍招才返乡(在外人口)。一是推动本地企事业单位优先招用平阴籍大学生,以及驻济高校毕业生,吸引大专院校毕业生回乡;二是吸引在外乡贤、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返乡创业。
三、本次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新体及新的举措
智慧绿色均衡双向等四化是我省城镇化的新要求新部署。在《平阴县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在推动智慧城镇化方面,规划提出,一是前瞻局新型基础设施,构建大数据平台和基础数据库,为城镇化全面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二是建设精准智治数字政府,打造数智平阴、智慧政务、智慧规建管、智慧交通、智慧生态,全面提高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三是推动全民共享数字生活,丰富民生领域“智慧+”应用场景,构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体、智慧人社、智慧乡村,让群众共享城镇化数字转型发展成果;四是培育区域性创新高地,推进锦水科创平台等一批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建设,将平阴打造成为区域性创新高地;五是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在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健康等重点产业领域开展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项目,发展特色高效智慧农业,培育数字服务业新业态,推动平阴玫瑰产业全面上网,建设平阴玫瑰产业运营管理平台等。
在推动绿色城镇化方面,规划提出,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加快形成集约紧凑低碳的城镇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包括强化规划建设管理统筹、提升玫城生态安全韧性、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彰显山水玫城人文魅力等。
在推动均衡城镇化方面,规划提出,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养老和医疗服务下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共享、引导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乡社会治理协同高效。
在推动双向城镇化方面,规划提出,构建开放融合发展新格局、优化城乡要素双向自由配置、推动城乡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等。
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构:平阴县发展和改革局
咨询电话:0531-87883758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