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次常务会议议题解读:《听取关于〈平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有关情况的汇报》议题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十九届县人民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议题《听取关于〈平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有关情况的汇报》的解读如下:
一、为什么编制《平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
国土空间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事关城市未来、事关长远发展。为建立健全统一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效率,深化规划体制改革创新,促进多规合一,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了《平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
开展《规划》编制,旨在建立健全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促进“多规合一”,能够有效解决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审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朝令夕改等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县域国土空间治理水平和效能,有利于党委政府“一张蓝图干到底”。
二、编制依据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 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9]105号)《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三、《平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主要内容
首先对起草过程进行说明,《规划》已通过县政府网站、“掌上平阴”和现场向社会各界征询意见,通过政府内网征求了经济开发区、政法委和县发改、司法及各街镇等37个部门的意见建议,书面征求了军事部门意见,于2023年3月9日通过了专家评审,内容全面、程序合规。
《规划》共有九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平阴县行政辖区,分为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三、三线划定。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为36.7701万亩(245.13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9.86万亩(65.77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为7.56万亩(50.43平方公里)。
四、规划规模。到2035年,县域常住人口为38.8万人,城镇人口为28.32万人,城镇化率为73%。到2035年,县域城镇开发边界内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50.43平方公里以内,中心城区控制在27.17平方公里以内。
五、发展定位。规划深度挖掘平阴资源和区位优势,打造世界玫瑰阿胶文化之都、黄河下游山水人居典范之城、省会济南辐射带动鲁西南战略支点。
六、城市性质。济南都市圈门户节点,黄河下游先进智造、文旅康养、山水园林城市。
七、空间格局。统筹划定农业、生态、城镇三大空间,规划形成“东城西画、北水南田”的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总体格局、“两带三廊、一区三园”的生态安全格局、“双城共建、两翼齐飞”的近期城镇发展格局和“核心引领、双星聚力、两翼齐飞”的远期城镇发展格局。
八、规划重点。生态优先,建立安全绿色山水格局;区域协同,共建济南都市圈联动区;创新驱动,培育产业转型升级高地等。
九、实施保障。通过不断完善规划传导体系、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和制定近期行动计划,保障规划落实落地。
四、编制工作要求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生态保护与持续发展相协调、相适应、相促进的角度来看待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自然资源局要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在保护生态和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为全县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留足空间。规划编制要进一步彰显城市发展定位、凸显空间发展格局;要突出生态绿色优先、引导产业转型升级;要注重融入省会都市圈、加快区域协同发展;要强化要素支撑保障作用,推进齐鲁样板、康养名城、精致城区打造。要以规划编制引领东部产业新城建设、加快产业导入;加速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引导人口向县城集中。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以高水平规划体系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六个跨越”、建设现代平阴提供坚实的要素支撑和空间保障。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