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文字解读:《平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1370124004209020U/2025-6641164
县政府办公室
2025-02-10

文字解读:《平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一、政策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部署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将“多规合一”列为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2019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平阴县于2020年1月启动了《平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2022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了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顶层设计。2023年9月,国务院批复《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2024年11月,国务院批复《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全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进一步提出了指导要求。在此基础上,平阴县对《平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进行了深化完善。

二、决策依据

根据《山东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36号)要求,《规划》通过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征求各镇街及县级相关部门意见、征求相关省市部门意见、专家评审、合法性审查、县府常务会研究、县委常委会研究、县规委会审议、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市规委会审议、省规委会审议等程序。2024年12月20日,《规划》经省政府批复同意,现印发实施。

三、出台目的

《规划》是对平阴县国土空间作出的全局性安排,是平阴县面向2035年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统筹全县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的法定依据和基础。

四、重要成果

《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件、附表、数据等,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内容:

一是明确城市性质和职能定位。《规划》确定平阴县城市性质为济南都市圈西南部绿色产业基地,以玫瑰、阿胶为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打造全国闻名的玫瑰与阿胶之乡、黄河下游文旅康养高地、济南都市圈山水园林精致城市。

二是强化底线思维,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严格落实“三区三线”成果,“三区三线”是国土空间的底线底盘,我县在“三区三线”划定过程中,做到“数、线、图”一致。在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上,做到现状耕地应保尽保、应划尽划,到2035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9.8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6.77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65.7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50.42平方千米以内。

三是加强区域协同,共建省会经济圈联动区。《规划》明确了以“北承南携、东联西纵”为目标战略,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北部深度融入济南都市圈,重点构建复合交通廊道衔接省会核心区,系统承接医疗研发、健康管理等产业外溢资源,建设智慧医疗与养老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南部联动东平县和梁山县,建立跨县域环境共治机制,统筹实施水源涵养与文旅资源开发。东部借势泰山世界文化遗产优势,差异化开发特色产品,构建泰山文化体验与生态疗愈融合发展带。西部深化与聊城产业协作走廊建设,协同推进阿胶产业标准化体系与地理标志保护,共建大运河文化带与黄河故道生态修复示范区,形成跨市域产业生态共同体。

四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规划》立足于平阴现状和特色,提出构建“东城西画、北水南田”的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统筹全域农业、生态、城镇空间。东部活力之城以中心城区-东部产业新城-孔村镇联动体为载体,重点布局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构筑产城融合创新极核。西部山水画廊依托玫瑰芳香产业链、东阿古城文化、洪范泉群生态本底,建设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与乡村振兴样板带。北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带,实施滩区生态修复与干支流协同治理工程。南部孝直镇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智慧农田管理系统为底座,推动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创建现代农业价值转化高地。

五是营造绿色宜居城市。《规划》围绕“一心、四区、两轴、两带”的中心城区总体结构。实施"三维赋能"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系统推进生态韧性基底营造、人文场景迭代升级、功能载体集约复合。有序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和土地综合整治。统筹安排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分区分类引导村庄差异化发展,传承乡村地域特色,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六是传承丰富多元历史文化。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严格保护好东阿镇历史文化名镇、东峪南崖村等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本体及周边环境的历史风貌。充分利用好山水泉自然景观资源,突出生态优势,彰显城乡特色风貌。

五、关键词诠释

“三区三线”:

“三区”是指农业、生态、城镇三种类型的空间。

农业空间主要指以农业生产(主要为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和农村居民生活(主要为农村居民点)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

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的,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荒地、荒漠等。主要为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控制区。

城镇空间是指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城镇建设空间、工矿建设空间以及部分镇级政府驻地的开发建设空间。主要为城镇开发边界围合的区域。

“三线”是指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六、创新举措

一是部门协同,构建工作组织体系。印发《平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人大、政协、经济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与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主要部门(单位)及镇(街道)熟悉相关业务的技术骨干,组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专班。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总指挥,县府办、自然资源局为副总指挥,发改、工信、住建、交运、水务、农业、文旅、黄河河务、生态环境、公路、环卫绿化等部门组成的平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指挥部,构建协调联动、高效衔接的高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组织架构。

二是实事求是,科学完善基础数据。在积极推动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的同时,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县域地形图测绘和“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制作了中心城区高空全景摄影和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完善了基础数据。

三是集思广益,切实提升规划前瞻性。为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邀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规划编制全过程。同时,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步开展东部产业新城发展战略研究,委托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平阴县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规划》,并积极与肥城市、东阿县等相邻地区对接,就交通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

四是创新编制,不断强化规划传导作用。在规划编制中,坚持“县-镇”国土空间规划联动编制、同步推进、分级报批的原则,构建两级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落实强化向乡镇一级总体规划的传导作用,统筹全域城乡融合,实现国土空间规划要素全覆盖。

七、保障措施

一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与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全面激发各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担当作为,为加强规划实施与管理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是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制度。建立规划实施的部门沟通协商机制,协调解决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和修复中的相关问题,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三是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在《规划》指导下,科学编制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依托协调矛盾冲突。按照定期体检和五年一评估的要求,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构:平阴县自然资源局

联系人:余江波

联系电话:0531-87854165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县政府办公室

2147

信息发布总数

4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