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平阴县“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
字号:
大 中 小



一、制定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产生固体废物量最大的国家。据生态环境部公开资料,我国目前各类固体废物累积堆存量约600-700亿吨,年产生量近100亿吨,且呈逐年增长态势。各类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大、处理设施选址难度大,资源利用程度低、协同处理比例低,“垃圾围城”矛盾多、非法转移倾倒事件多。这些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影响城市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两低两多”等突出问题都亟需通过深化改革来统筹解决。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也在2019年1月23日发布的署名文章中提到:“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十分突出,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改革决策部署,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
2017年,中国工程院杜祥琬院士牵头提出《关于通过“无废城市”试点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建设“无废社会”的建议》和《关于建设“无废雄安新区”的几点战略建议》,获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在 2018 年2月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表示将推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2019 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到2020年,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示范模式。”2019年4月,生态环境部筛选确定“11+5”“无废城市”建设试点。2019年5月8日,生态环境部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和《“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试点城市与地区按要求编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试点两年间,深圳等 11 个城市和雄安新区等 5 个特殊地区积极开展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2022年4月24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通知》(环办固体函〔2022〕164号),济南市成功入选建设名单,同年7月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了“威海市引领带动、沿黄9市重点推进、其他城市梯次发展”的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路线; 11月28日,济南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济南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方案要求“各区县(功能区)政府同步成立‘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年底前印发本辖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工作方案”。为落实生态环境部、省政府及市生态环境局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平阴县“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决策依据
1.《“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2.《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3.《济南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要求。
三、出台目的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推进固体废物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城市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四、重要举措
《实施方案》建立“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三级指标,围绕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废弃物、生活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五大领域及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提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八项重点任务。
一是差异化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总体设计,针对各类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转移、利用、处置等环节,明确相关部门职责边界,结合“无废城市”建设各项任务,制定责任清单。实施空间差异化“无废城市”建设推进机制,打造黄河流域生态样板。
二是打造“无废细胞”工程,建成100个以生活垃圾分类为特色的村庄、8个以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为特色的村庄、3家“无废集团”(“无废工厂”)、 引导培育一批“无废景区”、“无废商超”和“无废酒店”、 打造建设一批“无废学校”、“无废机关”和“无废社区”等。
三是推动工业绿色低碳生产,做好工业固废源头减量,提升工业固废利用水平,以铸造、污水处理、乳制品制造等行业为重点,推动技术升级,降低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实现废浇冒口、污泥等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加快园区绿色循环发展,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提高工业固废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是推行农业绿色生产,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构建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秸秆和粪污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深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探索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新模式。加强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强化农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建立农膜回收利用长效机制,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
五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与分类,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实施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健全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体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厨余垃圾分出率。加快升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动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加强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提高其他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能力,提升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理处置。
六是发展绿色低碳建筑,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绿色建筑,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做好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推动建筑垃圾分类管理,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
七是加强监管处置能力建设,严格环境准入,推动在产企业源头减量。强化收集转运贮存等过程监管,推动危险废物收集、转运、贮存专业化,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增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提升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能力和水平,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医疗废物全过程管理,提高医疗机构废弃物规范化管理水平,优化医疗废物收集运输网络,构建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体系。提升危险废物风险防控能力,完善全县危险废物监管清单并持续动态更新,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建立危险废物应急处置协调机制。
八是完善“四大体系”建设,强化制度体系建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强化固废监管能力。
五、关键词诠释
“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无废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既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一方面,我国固体废物产出多、利用不充分的现状,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加大治理力度;另一方面,提升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有助于推动城市加快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提高城市绿色发展水平。
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构: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平阴分局
咨询方式:0531-87880082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