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平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102097号提案的答复
11370124004209020U/2023-6505407
其他
平政办字〔2023〕9号
县政府办公室
2023-09-26
2023-09-26
有效

平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102097号提案的答复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委员:常伟青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智慧社区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根据“提案重点建议清单”,现答复如下:

十分感谢您对我县智慧社区建设的关注和关心,首先将我县近两年智慧社区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平阴县2022年遴选9个社区(榆山街道为锦源社区、锦东社区、文昌社区、翠屏社区、锦绣社区、龙山社区6个,锦水街道为玫瑰苑社区、玫瑰湖社区、滨湖社区3个)参与省大数据局基础型智慧社区试点建设,通过定期开展智慧社区工作交流沟通和指标自评,持续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 2022年底9个社区通过基础型验收;2023年根据省市智慧社区建设推进工作要求,我县又新增榆山街道办事处锦川社区和安城镇新安里社区两处建设试点,目前推进工作顺利,其中锦川社区为我县下一步重点打造的标杆型智慧社区。

正像您在建议中说的:“虽然目前智慧社区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智慧社区建设和管理需要在实践中提高。”智慧社区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由试点到全面铺开的持续渐进的过程,我们将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和我县社区工作开展中的实际需求逐步提升完善各类应用服务能力。

您在建议中提到的三个方面的建议清单中,既有原则性的问题,又涉及顶层规划和具体的实践操作,既贴地气又具有很强的实战性,我们照单全收,并在今后的工作推进和协调中重点加强。

首先,智慧社区建设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智惠”最终目标就是服务居民,特别是在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考核验收中,处处都体现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

(一)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依托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为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以及物业服务人等提供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完全建成后,将实现社会治理平台的人、地、事、物、组织等信息的整合和管理;实现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智慧物业平台及其他各类社区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物业服务在居民在线报修、设施设备管理与维修档案记录查询、物业费在线缴纳、维修资金管理、公共收益资金管理、公告信息发布、业主诉求收集处置管理、应急或关爱提醒等;整合社区周边商超、物业、维修、家政、养老、餐饮、零售、美容美发、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周边商品和服务搜索、信息查询、在线预约、生活缴费、地理导航及线上发券、线下兑换等服务;对接政务服务平台和供电、供气、供暖、医疗、教育等公用事业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政务服务以及生活缴费、在线预约等便民服务。

(二)在“基础设施”指标建设中,重点推进了有线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广播电视、视频监控设施、智能井盖、智能充电设施等便民设施覆盖率建设,提高便民应用率。

(三)在“社区服务”指标建设中,完善社区政务服务,通过社区便民服务站综合窗口或政务服务自助终端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在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可达范围内,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服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自助服务、帮办代办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例如在社区服务建设方面,目前大部分社区已经推广了“一站式”服务模式,缴费查询、便民网购已经完成指标;通过家综服务,居家养老、家政服务、残疾人托养等服务已相继接近服务指标;完善社区医疗服务, 通过智能化手段,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智慧就诊、远程医疗等服务;完善社区养老服务,通过智能化手段,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助乐等社区养老服务;完善社区文体服务,通过智能文体服务设施丰富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实现社区拥有1个以上共享图书角或智能共享图书柜,实现社区内每个小区拥有1个以上体育场地;提升社区便民生活服务水平,部署智能终端设施,发展社区共享经济,提高居民生活便捷度,实现社区内每个小区拥有1个以上智能终端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智能信包箱(快件箱)、无人售货机、智能垃圾回收机等,实现社区内每个小区拥有1个以上社区服务共享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共享直饮水站、共享健身房、共享打印机、共享洗衣房等;提升物业服务水平,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社区车辆、物业设施设备、居住环境的管理水平,实现社区内所有小区实现垃圾分类监控设备或智能垃圾分类柜全覆盖,对垃圾违规投放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对老旧小区、集中安置小区等停车困难的小区进行车位资源整合,车位共享率不少于5%,利用物联网或AI技术,实现社区违规停车、僵尸车的管理,社区内商品房小区、商住混合小区实现对消防、燃气、变压器、电梯、水泵、窨井盖等设施设备的智能派单、动态监测。

(四)在“社区安全”指标建设中,强化出入管理,实现社区内小区出入人员和车辆的智能化管理 ,社区内楼栋单元门出入口部署智能门禁系统,实现人员出入楼栋管理,社区内封闭小区出入口部署智能门禁系统,实现人员和车辆的通行认证;强化周界防范通过小区周界视频资源的智能化分析和红外入侵报警、雷达监测、电子围栏等周界防护设施,实现社区内封闭小区周界入侵、攀高、翻越围墙等异常情况监测报警;加强高空抛物监管,在社区内部署高空抛物摄像头,实现楼栋外立面抛物和坠物情况的智能识别、抓拍取证、自动追溯等;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在社区公共区域部署一键紧急求助装置,搭建社区灾害风险预警模型,实现社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提高社区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消防隐患预警能力,通过智能化手段,识别社区公共区域的消防隐患,提升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社区内所有小区实现消防通道占用、消防栓异常、防火门打开、电气设施异常等情况的自动化识别和上报,社区内所有小区实现电动车进楼智能识别、自动告警,并联动梯控系统阻止电动车乘梯上楼;提高火灾报警能力,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火灾自动报警,提高社区火情处置能力,社区住宅建筑公共区域实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全覆盖;提升人员管理水平,实现社区流动人口和居住出租房屋的信息采集和管理,实现社区流动人口信息与在逃人员信息、高危人群信息、常住人口信息的自动比对、自动预警和流动人口信息统计及分析;加强特殊人群管理,运用智能化手段,实现社区内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精神病人、犯罪青少年和其他重点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监督和管理,社区为特殊人群建档立卡并实时推送相关政策和服务信息,多渠道收集特殊人群的行为异常信息、活动轨迹,并及时核对、上报。

其次,智慧社区建设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在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各社区、小区的实际需求和特色,量身打造方案,除了基础性的指标统一建设外,每个社区都要有目标有重点、分步分时推进各项工作。

(一)建设统一的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目前,我县依托市级智慧社区平台,建设了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平阴县智慧社区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以精准化管控、一站式服务、综合化运营的建设理念为引领,以基础信息管理平台、智慧社区一体综合服务平台、智慧社区居民服务端小程序和“县—镇街—社区(村居)”三级可视化平台为支撑,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社区人、地、物、情、事、组织和房屋等信息,统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平台、资源,提升社区治理和小区管理现代化水平,完善社区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同时,依托平阴县已有的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地理信息平台、视频融合平台、视频融合通信平台,建设和对接基础信息平台、社区治理平台、业务服务平台、决策服务平台、事件处置平台等功能模块,实现社区政务、安防、物业、生活、健康与养老等智慧化。

(二)打造县级“数据中枢”和“视觉中枢”。平阴县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县级节点)已于2021年底完成部署,2022年实现测试与运行,并与市、县部分平台进行数据了对接。目前,整个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已建成集政务、专题、地图、影像、三维、地下模式以及传感数据于一体的“数据中枢”,完成了部分数据治理和数据的对接、上传工作,实现数据资源统一提供服务,在平台数据资源目录下,目前已梳理数据资源500余项,地理图层300余项,共计9000余万条,已经为在为智慧社区平台持续提供数据服务;平阴县视频融合平台已于2021年底完成部署,2022年实现测试与运行,并与市、县部分平台、多项业务工作进行视频了对接,平台创造性地将视频融合、算法应用、融合通信打包部署,建成完善的平方阴县“视频中枢”,为各部门提供高效视频治理、赋能、应用和视频通信工作,目前平台已融合7000余路视频,部署算法近60类,形成一体化视频综合指挥平台和近10个部门视频应用场景集群,2022年各类平台应用建设中节省资金近千万元。

(三)城市运行基础支撑建设。县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县级节点)具有强大的GIS功能,整个框架已搭建完成,地上图层大部分已经完成对接,遥感影像已经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对接,城区15平方公里和黄河沿岸160平方公里的三维立体已经完成对接和部署,下一步基于数据平台二期的地下模式(强弱电、水、电、气、暖等各类管网)也将为“城市生命线”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和数据支撑。

(四)下一步建设任务。继续协调各部门巩固去年已有的建设成果;重点打造锦川社区、锦源社区,争取完成1个成长型智慧社区建设;协助新安里社区完成基础型社区指标建设。同时,加强后续加入社区的智慧化提升,以各建成社区的特色亮点为案例推广应用,提供经验,按照省、市要求以点带面,持续推进。

第三,智慧社区建设要有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按照山东省地方标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标》第3部分“智慧社区指标”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但作为远离市区的县级智慧社区建设,可能在具体操作中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县级以村庄为主,社区数量相对较少;二是县城区域小,大部分社区位于城区边缘,情况复杂,完成指标难度大;三是相对城区投入较少,建设水平较低。所以还需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做好自己的规划设计。

(一)以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建设方案。依照山东省地方标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标》第3部分“智慧社区指标”要求,主要从基础型、成长型、标杆型3个层次类型,每个类型又分别从基础设施、社区服务、社区安全、治理模式创新、保障措施、创新应用6个方面30多项指标设置不同的进行建设考核,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阶段,有目标重点地推进,一般社区可以先从基础型做起,循序渐进地提升。目前,我县试点的11个社区中,10个打造基础型,只有1个基础条件较好,争创成长型社区。

(二)强化基础性保障建设。为了保障智慧社区建设顺利开展,我们积极对接和鼓励各通信运营商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在网络、通信、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支持和投入。例如锦绣社区内有线宽带网络覆盖,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到7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70%。小区视频监控在小区出入口、停车库(场)出入口、社区主干道、消防通道等关键位置的覆盖率、联网率、摄像机完好率均达到90%。有电动自行车的每个小区拥有符合消防、供电等技术规范和安全管理要求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依托“现代榆山”信息平台为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以及物业服务人等提供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社区政务服务场所可为居民提供线下或线上“一站式”政务服务,按需配备智能便民服务设施,包括智能快件箱、智能共享直饮水机等。小区出入口部署智能门禁系统,实现人员和车辆的通行认证。小区视频监控在小区覆盖率达到90%。

(三)智慧社区一体化平台规划建设。依托“平阴县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平阴县视频融合应用平台”以及党建、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等平台,建设统一的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并进行平台、数据和业务对接,为社区服务、便民惠民等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平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基础信息管理,主要提供社区房屋、社区人员、社区车辆、社区组织、社区网格、社区党建等的管理;智慧物业管理, 主要包括物业报修、生活缴费、出入管理、访客管理、信息发布、视频监控、物业管家、垃圾分类、物业配送、投诉建议等功能;物联感知系统,运用云计算、物联网、自动化控制、现代通讯、音视频、软硬件集成等技术,整合社区安防、消防、通讯网络、一卡通、信息发布、管网设备、能源监控、停车管理等到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各个系统的信息交互、信息共享、参数关联、联动互动,独立共生,每个系统既可以独立运行、又保证数据和信息的互联互通;政务服务系统,对接政务服务系统,按照部门事项查询办事指南,并显示所需材料、办件时间、办件范围、办件部门等信息,实现事项在线办理,选择部门、提交材料、在线办理,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实时查询办件进度,省事省心省力;智慧养老系统,通过社区服务平台智慧养老模块的建设,为社区老年人建立一套完整的老年人档案,将老年人信息纳入平台,为社区关爱低收入、残疾、独居老人提供数据支撑;社区安全系统,主要包括消防告警、电梯故障告警、高空抛物告警、化粪池检测告警、违停占道告警、人员抓拍、智慧井盖监测等功能;15分钟生态圈,主要包括社区发布的通知公告和新闻资讯、志愿服务、社区活动、上报社区问题及反馈、邻里互助和二手交易板块、民主议事、社区积分管理等功能。

建设智慧社区服务端(小程序),打造统一的“智慧平阴”社区服务平台(小程序),为社区居民提供统一便民服务入口,提供全面、便捷的社区服务,包含社区公告、物业服务、便民电话、问题反馈、邻里互动、民主议事等多种服务,是为社区各类用户提供移动服务的重要平台,秉承功能齐全、运转速度快、系统流畅等建设要求,可以与移动硬件的底层做更好的交互,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通过搭建微服务移动端底层技术框架,前端基础业务建设,实现服务端作为政务服务入口作用。同时对接政务服务中心,实现服务应用接入,将服务应用按照不同社区、不同类别进行展示,支持跳转方式引导用户进入第三方应用进行使用,各个接入服务与平台的用户体系对接,实现单点登录。

(四)建设社区可视化大屏分析界面。实现县、镇(街道)、社区(村居)三级可视化大屏展示,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撑。(1)实现基础信息数据分析,社区简介:动态展示小区面积、房屋数量、总户数、户籍人口、常住人口等数据信息,对社区的整体情况进行简要概述;党建引领:对社区居民年龄段、性别统计,对比分析,通过饼状图等图形化方式直观展示;辖区人口:统计分析辖区居民数量、类型(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对社区居民年龄段、性别统计直观展示;辖区房屋:统计建筑总数(楼栋、单元、房屋),显示自住房屋、租赁房屋、空置房屋等数据信息;其他城市部件(根据社区实际情况接入):统计分析其他城市部件的基础信息,如商城、医院等。(2)网格数据分析,网格治理:统计社区网格、网格员、网格员类型的数量;网格事件:统计网格员上报、居民上报、IOT事件预警数量,并对事件流转及处理状态数据,包括处理时间、事件总计、已处理数量、未处理数量进行展示。(3)业务数据分析(根据实际需要展示),低保救助:统计低保人员的相关信息,包括低保户、低保人员、ABC类低保人员数量, 出租房管理:按照租赁方式、租赁渠道进行饼状图统计,展示平均租金、平均租住人数信息。(4)物联感知数据分析,通过对接前端物联感知设备,实现在线展示、预警分析。系统与物联感知相关预警模型进行联动,系统利用智能分析技术,将物联感知设备感知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根据相关管理标准设置的阈值触发预警事件。预警信息实时推送到社区应用平台,准确定位告警发生时间,地点,并支持自动弹出告警提示,告警区域视频或抓拍图片等信息以画中画方式在预警信息中自动显示。随着事件的流转处理,事件的全部处理流程统计分析也可在平台展现,从而及时有效地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提供了决策支撑。

您对我们的办理和答复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填写在“征询意见表”中,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平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9月26日


 委员:白咸勇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智慧社区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根据“提案重点建议清单”,现答复如下:

十分感谢您对我县智慧社区建设的关注和关心,首先将我县近两年智慧社区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平阴县2022年遴选9个社区(榆山街道为锦源社区、锦东社区、文昌社区、翠屏社区、锦绣社区、龙山社区6个,锦水街道为玫瑰苑社区、玫瑰湖社区、滨湖社区3个)参与省大数据局基础型智慧社区试点建设,通过定期开展智慧社区工作交流沟通和指标自评,持续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 2022年底9个社区通过基础型验收;2023年根据省市智慧社区建设推进工作要求,我县又新增榆山街道办事处锦川社区和安城镇新安里社区两处建设试点,目前推进工作顺利,其中锦川社区为我县下一步重点打造的标杆型智慧社区。

正像您在建议中说的:“虽然目前智慧社区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智慧社区建设和管理需要在实践中提高。”智慧社区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由试点到全面铺开的持续渐进的过程,我们将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和我县社区工作开展中的实际需求逐步提升完善各类应用服务能力。

您在建议中提到的三个方面的建议清单中,既有原则性的问题,又涉及顶层规划和具体的实践操作,既贴地气又具有很强的实战性,我们照单全收,并在今后的工作推进和协调中重点加强。

首先,智慧社区建设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智惠”最终目标就是服务居民,特别是在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考核验收中,处处都体现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

(一)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依托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为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以及物业服务人等提供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完全建成后,将实现社会治理平台的人、地、事、物、组织等信息的整合和管理;实现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智慧物业平台及其他各类社区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物业服务在居民在线报修、设施设备管理与维修档案记录查询、物业费在线缴纳、维修资金管理、公共收益资金管理、公告信息发布、业主诉求收集处置管理、应急或关爱提醒等;整合社区周边商超、物业、维修、家政、养老、餐饮、零售、美容美发、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周边商品和服务搜索、信息查询、在线预约、生活缴费、地理导航及线上发券、线下兑换等服务;对接政务服务平台和供电、供气、供暖、医疗、教育等公用事业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政务服务以及生活缴费、在线预约等便民服务。

(二)在“基础设施”指标建设中,重点推进了有线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广播电视、视频监控设施、智能井盖、智能充电设施等便民设施覆盖率建设,提高便民应用率。

(三)在“社区服务”指标建设中,完善社区政务服务,通过社区便民服务站综合窗口或政务服务自助终端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在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可达范围内,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服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自助服务、帮办代办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例如在社区服务建设方面,目前大部分社区已经推广了“一站式”服务模式,缴费查询、便民网购已经完成指标;通过家综服务,居家养老、家政服务、残疾人托养等服务已相继接近服务指标;完善社区医疗服务, 通过智能化手段,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智慧就诊、远程医疗等服务;完善社区养老服务,通过智能化手段,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助乐等社区养老服务;完善社区文体服务,通过智能文体服务设施丰富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实现社区拥有1个以上共享图书角或智能共享图书柜,实现社区内每个小区拥有1个以上体育场地;提升社区便民生活服务水平,部署智能终端设施,发展社区共享经济,提高居民生活便捷度,实现社区内每个小区拥有1个以上智能终端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智能信包箱(快件箱)、无人售货机、智能垃圾回收机等,实现社区内每个小区拥有1个以上社区服务共享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共享直饮水站、共享健身房、共享打印机、共享洗衣房等;提升物业服务水平,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社区车辆、物业设施设备、居住环境的管理水平,实现社区内所有小区实现垃圾分类监控设备或智能垃圾分类柜全覆盖,对垃圾违规投放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对老旧小区、集中安置小区等停车困难的小区进行车位资源整合,车位共享率不少于5%,利用物联网或AI技术,实现社区违规停车、僵尸车的管理,社区内商品房小区、商住混合小区实现对消防、燃气、变压器、电梯、水泵、窨井盖等设施设备的智能派单、动态监测。

(四)在“社区安全”指标建设中,强化出入管理,实现社区内小区出入人员和车辆的智能化管理 ,社区内楼栋单元门出入口部署智能门禁系统,实现人员出入楼栋管理,社区内封闭小区出入口部署智能门禁系统,实现人员和车辆的通行认证;强化周界防范通过小区周界视频资源的智能化分析和红外入侵报警、雷达监测、电子围栏等周界防护设施,实现社区内封闭小区周界入侵、攀高、翻越围墙等异常情况监测报警;加强高空抛物监管,在社区内部署高空抛物摄像头,实现楼栋外立面抛物和坠物情况的智能识别、抓拍取证、自动追溯等;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在社区公共区域部署一键紧急求助装置,搭建社区灾害风险预警模型,实现社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提高社区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消防隐患预警能力,通过智能化手段,识别社区公共区域的消防隐患,提升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社区内所有小区实现消防通道占用、消防栓异常、防火门打开、电气设施异常等情况的自动化识别和上报,社区内所有小区实现电动车进楼智能识别、自动告警,并联动梯控系统阻止电动车乘梯上楼;提高火灾报警能力,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火灾自动报警,提高社区火情处置能力,社区住宅建筑公共区域实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全覆盖;提升人员管理水平,实现社区流动人口和居住出租房屋的信息采集和管理,实现社区流动人口信息与在逃人员信息、高危人群信息、常住人口信息的自动比对、自动预警和流动人口信息统计及分析;加强特殊人群管理,运用智能化手段,实现社区内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精神病人、犯罪青少年和其他重点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监督和管理,社区为特殊人群建档立卡并实时推送相关政策和服务信息,多渠道收集特殊人群的行为异常信息、活动轨迹,并及时核对、上报。

其次,智慧社区建设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在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各社区、小区的实际需求和特色,量身打造方案,除了基础性的指标统一建设外,每个社区都要有目标有重点、分步分时推进各项工作。

(一)建设统一的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目前,我县依托市级智慧社区平台,建设了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平阴县智慧社区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以精准化管控、一站式服务、综合化运营的建设理念为引领,以基础信息管理平台、智慧社区一体综合服务平台、智慧社区居民服务端小程序和“县—镇街—社区(村居)”三级可视化平台为支撑,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社区人、地、物、情、事、组织和房屋等信息,统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平台、资源,提升社区治理和小区管理现代化水平,完善社区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同时,依托平阴县已有的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地理信息平台、视频融合平台、视频融合通信平台,建设和对接基础信息平台、社区治理平台、业务服务平台、决策服务平台、事件处置平台等功能模块,实现社区政务、安防、物业、生活、健康与养老等智慧化。

(二)打造县级“数据中枢”和“视觉中枢”。平阴县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县级节点)已于2021年底完成部署,2022年实现测试与运行,并与市、县部分平台进行数据了对接。目前,整个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已建成集政务、专题、地图、影像、三维、地下模式以及传感数据于一体的“数据中枢”,完成了部分数据治理和数据的对接、上传工作,实现数据资源统一提供服务,在平台数据资源目录下,目前已梳理数据资源500余项,地理图层300余项,共计9000余万条,已经为在为智慧社区平台持续提供数据服务;平阴县视频融合平台已于2021年底完成部署,2022年实现测试与运行,并与市、县部分平台、多项业务工作进行视频了对接,平台创造性地将视频融合、算法应用、融合通信打包部署,建成完善的平方阴县“视频中枢”,为各部门提供高效视频治理、赋能、应用和视频通信工作,目前平台已融合7000余路视频,部署算法近60类,形成一体化视频综合指挥平台和近10个部门视频应用场景集群,2022年各类平台应用建设中节省资金近千万元。

(三)城市运行基础支撑建设。县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县级节点)具有强大的GIS功能,整个框架已搭建完成,地上图层大部分已经完成对接,遥感影像已经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对接,城区15平方公里和黄河沿岸160平方公里的三维立体已经完成对接和部署,下一步基于数据平台二期的地下模式(强弱电、水、电、气、暖等各类管网)也将为“城市生命线”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和数据支撑。

(四)下一步建设任务。继续协调各部门巩固去年已有的建设成果;重点打造锦川社区、锦源社区,争取完成1个成长型智慧社区建设;协助新安里社区完成基础型社区指标建设。同时,加强后续加入社区的智慧化提升,以各建成社区的特色亮点为案例推广应用,提供经验,按照省、市要求以点带面,持续推进。

第三,智慧社区建设要有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按照山东省地方标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标》第3部分“智慧社区指标”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但作为远离市区的县级智慧社区建设,可能在具体操作中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县级以村庄为主,社区数量相对较少;二是县城区域小,大部分社区位于城区边缘,情况复杂,完成指标难度大;三是相对城区投入较少,建设水平较低。所以还需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做好自己的规划设计。

(一)以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建设方案。依照山东省地方标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标》第3部分“智慧社区指标”要求,主要从基础型、成长型、标杆型3个层次类型,每个类型又分别从基础设施、社区服务、社区安全、治理模式创新、保障措施、创新应用6个方面30多项指标设置不同的进行建设考核,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阶段,有目标重点地推进,一般社区可以先从基础型做起,循序渐进地提升。目前,我县试点的11个社区中,10个打造基础型,只有1个基础条件较好,争创成长型社区。

(二)强化基础性保障建设。为了保障智慧社区建设顺利开展,我们积极对接和鼓励各通信运营商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在网络、通信、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支持和投入。例如锦绣社区内有线宽带网络覆盖,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到7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70%。小区视频监控在小区出入口、停车库(场)出入口、社区主干道、消防通道等关键位置的覆盖率、联网率、摄像机完好率均达到90%。有电动自行车的每个小区拥有符合消防、供电等技术规范和安全管理要求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依托“现代榆山”信息平台为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以及物业服务人等提供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社区政务服务场所可为居民提供线下或线上“一站式”政务服务,按需配备智能便民服务设施,包括智能快件箱、智能共享直饮水机等。小区出入口部署智能门禁系统,实现人员和车辆的通行认证。小区视频监控在小区覆盖率达到90%。

(三)智慧社区一体化平台规划建设。依托“平阴县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平阴县视频融合应用平台”以及党建、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等平台,建设统一的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并进行平台、数据和业务对接,为社区服务、便民惠民等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平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基础信息管理,主要提供社区房屋、社区人员、社区车辆、社区组织、社区网格、社区党建等的管理;智慧物业管理, 主要包括物业报修、生活缴费、出入管理、访客管理、信息发布、视频监控、物业管家、垃圾分类、物业配送、投诉建议等功能;物联感知系统,运用云计算、物联网、自动化控制、现代通讯、音视频、软硬件集成等技术,整合社区安防、消防、通讯网络、一卡通、信息发布、管网设备、能源监控、停车管理等到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各个系统的信息交互、信息共享、参数关联、联动互动,独立共生,每个系统既可以独立运行、又保证数据和信息的互联互通;政务服务系统,对接政务服务系统,按照部门事项查询办事指南,并显示所需材料、办件时间、办件范围、办件部门等信息,实现事项在线办理,选择部门、提交材料、在线办理,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实时查询办件进度,省事省心省力;智慧养老系统,通过社区服务平台智慧养老模块的建设,为社区老年人建立一套完整的老年人档案,将老年人信息纳入平台,为社区关爱低收入、残疾、独居老人提供数据支撑;社区安全系统,主要包括消防告警、电梯故障告警、高空抛物告警、化粪池检测告警、违停占道告警、人员抓拍、智慧井盖监测等功能;15分钟生态圈,主要包括社区发布的通知公告和新闻资讯、志愿服务、社区活动、上报社区问题及反馈、邻里互助和二手交易板块、民主议事、社区积分管理等功能。

建设智慧社区服务端(小程序),打造统一的“智慧平阴”社区服务平台(小程序),为社区居民提供统一便民服务入口,提供全面、便捷的社区服务,包含社区公告、物业服务、便民电话、问题反馈、邻里互动、民主议事等多种服务,是为社区各类用户提供移动服务的重要平台,秉承功能齐全、运转速度快、系统流畅等建设要求,可以与移动硬件的底层做更好的交互,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通过搭建微服务移动端底层技术框架,前端基础业务建设,实现服务端作为政务服务入口作用。同时对接政务服务中心,实现服务应用接入,将服务应用按照不同社区、不同类别进行展示,支持跳转方式引导用户进入第三方应用进行使用,各个接入服务与平台的用户体系对接,实现单点登录。

(四)建设社区可视化大屏分析界面。实现县、镇(街道)、社区(村居)三级可视化大屏展示,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撑。(1)实现基础信息数据分析,社区简介:动态展示小区面积、房屋数量、总户数、户籍人口、常住人口等数据信息,对社区的整体情况进行简要概述;党建引领:对社区居民年龄段、性别统计,对比分析,通过饼状图等图形化方式直观展示;辖区人口:统计分析辖区居民数量、类型(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对社区居民年龄段、性别统计直观展示;辖区房屋:统计建筑总数(楼栋、单元、房屋),显示自住房屋、租赁房屋、空置房屋等数据信息;其他城市部件(根据社区实际情况接入):统计分析其他城市部件的基础信息,如商城、医院等。(2)网格数据分析,网格治理:统计社区网格、网格员、网格员类型的数量;网格事件:统计网格员上报、居民上报、IOT事件预警数量,并对事件流转及处理状态数据,包括处理时间、事件总计、已处理数量、未处理数量进行展示。(3)业务数据分析(根据实际需要展示),低保救助:统计低保人员的相关信息,包括低保户、低保人员、ABC类低保人员数量, 出租房管理:按照租赁方式、租赁渠道进行饼状图统计,展示平均租金、平均租住人数信息。(4)物联感知数据分析,通过对接前端物联感知设备,实现在线展示、预警分析。系统与物联感知相关预警模型进行联动,系统利用智能分析技术,将物联感知设备感知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根据相关管理标准设置的阈值触发预警事件。预警信息实时推送到社区应用平台,准确定位告警发生时间,地点,并支持自动弹出告警提示,告警区域视频或抓拍图片等信息以画中画方式在预警信息中自动显示。随着事件的流转处理,事件的全部处理流程统计分析也可在平台展现,从而及时有效地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提供了决策支撑。

您对我们的办理和答复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填写在“征询意见表”中,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平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9月26日


 委员:徐坤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智慧社区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根据“提案重点建议清单”,现答复如下:

十分感谢您对我县智慧社区建设的关注和关心,首先将我县近两年智慧社区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平阴县2022年遴选9个社区(榆山街道为锦源社区、锦东社区、文昌社区、翠屏社区、锦绣社区、龙山社区6个,锦水街道为玫瑰苑社区、玫瑰湖社区、滨湖社区3个)参与省大数据局基础型智慧社区试点建设,通过定期开展智慧社区工作交流沟通和指标自评,持续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 2022年底9个社区通过基础型验收;2023年根据省市智慧社区建设推进工作要求,我县又新增榆山街道办事处锦川社区和安城镇新安里社区两处建设试点,目前推进工作顺利,其中锦川社区为我县下一步重点打造的标杆型智慧社区。

正像您在建议中说的:“虽然目前智慧社区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智慧社区建设和管理需要在实践中提高。”智慧社区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由试点到全面铺开的持续渐进的过程,我们将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和我县社区工作开展中的实际需求逐步提升完善各类应用服务能力。

您在建议中提到的三个方面的建议清单中,既有原则性的问题,又涉及顶层规划和具体的实践操作,既贴地气又具有很强的实战性,我们照单全收,并在今后的工作推进和协调中重点加强。

首先,智慧社区建设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智惠”最终目标就是服务居民,特别是在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考核验收中,处处都体现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

(一)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依托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为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以及物业服务人等提供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完全建成后,将实现社会治理平台的人、地、事、物、组织等信息的整合和管理;实现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智慧物业平台及其他各类社区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物业服务在居民在线报修、设施设备管理与维修档案记录查询、物业费在线缴纳、维修资金管理、公共收益资金管理、公告信息发布、业主诉求收集处置管理、应急或关爱提醒等;整合社区周边商超、物业、维修、家政、养老、餐饮、零售、美容美发、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周边商品和服务搜索、信息查询、在线预约、生活缴费、地理导航及线上发券、线下兑换等服务;对接政务服务平台和供电、供气、供暖、医疗、教育等公用事业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政务服务以及生活缴费、在线预约等便民服务。

(二)在“基础设施”指标建设中,重点推进了有线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广播电视、视频监控设施、智能井盖、智能充电设施等便民设施覆盖率建设,提高便民应用率。

(三)在“社区服务”指标建设中,完善社区政务服务,通过社区便民服务站综合窗口或政务服务自助终端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在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可达范围内,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服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自助服务、帮办代办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例如在社区服务建设方面,目前大部分社区已经推广了“一站式”服务模式,缴费查询、便民网购已经完成指标;通过家综服务,居家养老、家政服务、残疾人托养等服务已相继接近服务指标;完善社区医疗服务, 通过智能化手段,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智慧就诊、远程医疗等服务;完善社区养老服务,通过智能化手段,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助乐等社区养老服务;完善社区文体服务,通过智能文体服务设施丰富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实现社区拥有1个以上共享图书角或智能共享图书柜,实现社区内每个小区拥有1个以上体育场地;提升社区便民生活服务水平,部署智能终端设施,发展社区共享经济,提高居民生活便捷度,实现社区内每个小区拥有1个以上智能终端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智能信包箱(快件箱)、无人售货机、智能垃圾回收机等,实现社区内每个小区拥有1个以上社区服务共享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共享直饮水站、共享健身房、共享打印机、共享洗衣房等;提升物业服务水平,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社区车辆、物业设施设备、居住环境的管理水平,实现社区内所有小区实现垃圾分类监控设备或智能垃圾分类柜全覆盖,对垃圾违规投放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对老旧小区、集中安置小区等停车困难的小区进行车位资源整合,车位共享率不少于5%,利用物联网或AI技术,实现社区违规停车、僵尸车的管理,社区内商品房小区、商住混合小区实现对消防、燃气、变压器、电梯、水泵、窨井盖等设施设备的智能派单、动态监测。

(四)在“社区安全”指标建设中,强化出入管理,实现社区内小区出入人员和车辆的智能化管理 ,社区内楼栋单元门出入口部署智能门禁系统,实现人员出入楼栋管理,社区内封闭小区出入口部署智能门禁系统,实现人员和车辆的通行认证;强化周界防范通过小区周界视频资源的智能化分析和红外入侵报警、雷达监测、电子围栏等周界防护设施,实现社区内封闭小区周界入侵、攀高、翻越围墙等异常情况监测报警;加强高空抛物监管,在社区内部署高空抛物摄像头,实现楼栋外立面抛物和坠物情况的智能识别、抓拍取证、自动追溯等;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在社区公共区域部署一键紧急求助装置,搭建社区灾害风险预警模型,实现社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提高社区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消防隐患预警能力,通过智能化手段,识别社区公共区域的消防隐患,提升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社区内所有小区实现消防通道占用、消防栓异常、防火门打开、电气设施异常等情况的自动化识别和上报,社区内所有小区实现电动车进楼智能识别、自动告警,并联动梯控系统阻止电动车乘梯上楼;提高火灾报警能力,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火灾自动报警,提高社区火情处置能力,社区住宅建筑公共区域实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全覆盖;提升人员管理水平,实现社区流动人口和居住出租房屋的信息采集和管理,实现社区流动人口信息与在逃人员信息、高危人群信息、常住人口信息的自动比对、自动预警和流动人口信息统计及分析;加强特殊人群管理,运用智能化手段,实现社区内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精神病人、犯罪青少年和其他重点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监督和管理,社区为特殊人群建档立卡并实时推送相关政策和服务信息,多渠道收集特殊人群的行为异常信息、活动轨迹,并及时核对、上报。

其次,智慧社区建设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在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各社区、小区的实际需求和特色,量身打造方案,除了基础性的指标统一建设外,每个社区都要有目标有重点、分步分时推进各项工作。

(一)建设统一的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目前,我县依托市级智慧社区平台,建设了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平阴县智慧社区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以精准化管控、一站式服务、综合化运营的建设理念为引领,以基础信息管理平台、智慧社区一体综合服务平台、智慧社区居民服务端小程序和“县—镇街—社区(村居)”三级可视化平台为支撑,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社区人、地、物、情、事、组织和房屋等信息,统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平台、资源,提升社区治理和小区管理现代化水平,完善社区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同时,依托平阴县已有的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地理信息平台、视频融合平台、视频融合通信平台,建设和对接基础信息平台、社区治理平台、业务服务平台、决策服务平台、事件处置平台等功能模块,实现社区政务、安防、物业、生活、健康与养老等智慧化。

(二)打造县级“数据中枢”和“视觉中枢”。平阴县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县级节点)已于2021年底完成部署,2022年实现测试与运行,并与市、县部分平台进行数据了对接。目前,整个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已建成集政务、专题、地图、影像、三维、地下模式以及传感数据于一体的“数据中枢”,完成了部分数据治理和数据的对接、上传工作,实现数据资源统一提供服务,在平台数据资源目录下,目前已梳理数据资源500余项,地理图层300余项,共计9000余万条,已经为在为智慧社区平台持续提供数据服务;平阴县视频融合平台已于2021年底完成部署,2022年实现测试与运行,并与市、县部分平台、多项业务工作进行视频了对接,平台创造性地将视频融合、算法应用、融合通信打包部署,建成完善的平方阴县“视频中枢”,为各部门提供高效视频治理、赋能、应用和视频通信工作,目前平台已融合7000余路视频,部署算法近60类,形成一体化视频综合指挥平台和近10个部门视频应用场景集群,2022年各类平台应用建设中节省资金近千万元。

(三)城市运行基础支撑建设。县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县级节点)具有强大的GIS功能,整个框架已搭建完成,地上图层大部分已经完成对接,遥感影像已经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对接,城区15平方公里和黄河沿岸160平方公里的三维立体已经完成对接和部署,下一步基于数据平台二期的地下模式(强弱电、水、电、气、暖等各类管网)也将为“城市生命线”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和数据支撑。

(四)下一步建设任务。继续协调各部门巩固去年已有的建设成果;重点打造锦川社区、锦源社区,争取完成1个成长型智慧社区建设;协助新安里社区完成基础型社区指标建设。同时,加强后续加入社区的智慧化提升,以各建成社区的特色亮点为案例推广应用,提供经验,按照省、市要求以点带面,持续推进。

第三,智慧社区建设要有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按照山东省地方标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标》第3部分“智慧社区指标”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但作为远离市区的县级智慧社区建设,可能在具体操作中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县级以村庄为主,社区数量相对较少;二是县城区域小,大部分社区位于城区边缘,情况复杂,完成指标难度大;三是相对城区投入较少,建设水平较低。所以还需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做好自己的规划设计。

(一)以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建设方案。依照山东省地方标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标》第3部分“智慧社区指标”要求,主要从基础型、成长型、标杆型3个层次类型,每个类型又分别从基础设施、社区服务、社区安全、治理模式创新、保障措施、创新应用6个方面30多项指标设置不同的进行建设考核,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阶段,有目标重点地推进,一般社区可以先从基础型做起,循序渐进地提升。目前,我县试点的11个社区中,10个打造基础型,只有1个基础条件较好,争创成长型社区。

(二)强化基础性保障建设。为了保障智慧社区建设顺利开展,我们积极对接和鼓励各通信运营商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在网络、通信、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支持和投入。例如锦绣社区内有线宽带网络覆盖,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到7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70%。小区视频监控在小区出入口、停车库(场)出入口、社区主干道、消防通道等关键位置的覆盖率、联网率、摄像机完好率均达到90%。有电动自行车的每个小区拥有符合消防、供电等技术规范和安全管理要求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依托“现代榆山”信息平台为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以及物业服务人等提供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社区政务服务场所可为居民提供线下或线上“一站式”政务服务,按需配备智能便民服务设施,包括智能快件箱、智能共享直饮水机等。小区出入口部署智能门禁系统,实现人员和车辆的通行认证。小区视频监控在小区覆盖率达到90%。

(三)智慧社区一体化平台规划建设。依托“平阴县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平阴县视频融合应用平台”以及党建、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等平台,建设统一的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并进行平台、数据和业务对接,为社区服务、便民惠民等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平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基础信息管理,主要提供社区房屋、社区人员、社区车辆、社区组织、社区网格、社区党建等的管理;智慧物业管理, 主要包括物业报修、生活缴费、出入管理、访客管理、信息发布、视频监控、物业管家、垃圾分类、物业配送、投诉建议等功能;物联感知系统,运用云计算、物联网、自动化控制、现代通讯、音视频、软硬件集成等技术,整合社区安防、消防、通讯网络、一卡通、信息发布、管网设备、能源监控、停车管理等到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各个系统的信息交互、信息共享、参数关联、联动互动,独立共生,每个系统既可以独立运行、又保证数据和信息的互联互通;政务服务系统,对接政务服务系统,按照部门事项查询办事指南,并显示所需材料、办件时间、办件范围、办件部门等信息,实现事项在线办理,选择部门、提交材料、在线办理,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实时查询办件进度,省事省心省力;智慧养老系统,通过社区服务平台智慧养老模块的建设,为社区老年人建立一套完整的老年人档案,将老年人信息纳入平台,为社区关爱低收入、残疾、独居老人提供数据支撑;社区安全系统,主要包括消防告警、电梯故障告警、高空抛物告警、化粪池检测告警、违停占道告警、人员抓拍、智慧井盖监测等功能;15分钟生态圈,主要包括社区发布的通知公告和新闻资讯、志愿服务、社区活动、上报社区问题及反馈、邻里互助和二手交易板块、民主议事、社区积分管理等功能。

建设智慧社区服务端(小程序),打造统一的“智慧平阴”社区服务平台(小程序),为社区居民提供统一便民服务入口,提供全面、便捷的社区服务,包含社区公告、物业服务、便民电话、问题反馈、邻里互动、民主议事等多种服务,是为社区各类用户提供移动服务的重要平台,秉承功能齐全、运转速度快、系统流畅等建设要求,可以与移动硬件的底层做更好的交互,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通过搭建微服务移动端底层技术框架,前端基础业务建设,实现服务端作为政务服务入口作用。同时对接政务服务中心,实现服务应用接入,将服务应用按照不同社区、不同类别进行展示,支持跳转方式引导用户进入第三方应用进行使用,各个接入服务与平台的用户体系对接,实现单点登录。

(四)建设社区可视化大屏分析界面。实现县、镇(街道)、社区(村居)三级可视化大屏展示,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撑。(1)实现基础信息数据分析,社区简介:动态展示小区面积、房屋数量、总户数、户籍人口、常住人口等数据信息,对社区的整体情况进行简要概述;党建引领:对社区居民年龄段、性别统计,对比分析,通过饼状图等图形化方式直观展示;辖区人口:统计分析辖区居民数量、类型(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对社区居民年龄段、性别统计直观展示;辖区房屋:统计建筑总数(楼栋、单元、房屋),显示自住房屋、租赁房屋、空置房屋等数据信息;其他城市部件(根据社区实际情况接入):统计分析其他城市部件的基础信息,如商城、医院等。(2)网格数据分析,网格治理:统计社区网格、网格员、网格员类型的数量;网格事件:统计网格员上报、居民上报、IOT事件预警数量,并对事件流转及处理状态数据,包括处理时间、事件总计、已处理数量、未处理数量进行展示。(3)业务数据分析(根据实际需要展示),低保救助:统计低保人员的相关信息,包括低保户、低保人员、ABC类低保人员数量, 出租房管理:按照租赁方式、租赁渠道进行饼状图统计,展示平均租金、平均租住人数信息。(4)物联感知数据分析,通过对接前端物联感知设备,实现在线展示、预警分析。系统与物联感知相关预警模型进行联动,系统利用智能分析技术,将物联感知设备感知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根据相关管理标准设置的阈值触发预警事件。预警信息实时推送到社区应用平台,准确定位告警发生时间,地点,并支持自动弹出告警提示,告警区域视频或抓拍图片等信息以画中画方式在预警信息中自动显示。随着事件的流转处理,事件的全部处理流程统计分析也可在平台展现,从而及时有效地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提供了决策支撑。

您对我们的办理和答复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填写在“征询意见表”中,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平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9月26日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县政府办公室

2147

信息发布总数

63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