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简体版 繁体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结果 > 内容详情

平阴县人民政府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230230号关于"平阴县黄河区滩脱贫迁建临时撤离道路村庄实施外迁安置"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3-21

代表提案者

赵利

会议届次

济南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建议提案标题

关于平阴县黄河区滩脱贫迁建临时撤离道路村庄实施外迁安置的建议

建议提案编号

20230230

承办单位

平阴县人民政府

办理方式

承办

答复时间

2023-03-21

办理类型

A

答复内容

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23023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赵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平阴县黄河区滩脱贫迁建临时撤离道路村庄实施外迁安置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7年5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当时我县按照群众意愿选择了外迁安置、筑堤保护和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三种方式。其中我县的安城、玫瑰、东阿3个镇的15个村5056户15236人实施外迁安置。改造提升平阴县护城堤4.6公里,保护榆山街道、锦水街道 19个村及部分城区人口约5.8万人。另外有62个村、6.4万人选择了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方式,目前三大工程已全面完成。从长远来看修建临时撤离道路不能完全解决黄河滩区群众防洪避险的需求,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稳妥有序的实行外迁安置 ,同时结合美丽村居建设,大力发展滩区相关产业,彻底解决黄河滩区群众的防洪避险和生计问题。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提高滩区农业发展水平。一是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引领带动滩区农业产业发展。开展“千人帮千企”和领导干部联系包挂“四上”企业惠企送政策活动,对滩区重点企业进行针对性的帮扶,向企业发放《惠企政策汇编》,并多次组织滩区企业召开惠企政策宣讲会对惠企政策进行解读;发挥金融政策助力企业研发,开展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项目的审核上报工作,获批337.21万元,减少了企业资金压力。引导企业将资金更多投入到科技研发中,按照有关程序奖补华玫生物科研团队65万元。加快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以华玫生物、芳蕾玫瑰为代表的滩区企业全产业链项目加快推进,企业研发和深加工能力明显增强。二是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指导服务。推进省、市级农民合作社,市级家庭农场的申报工作,进一步引导农村土地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加快促进我县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培育一批示范带动强,规模效益优的家庭农场,对2022年认定的市级示范场进行奖补,涉及滩区的市级农场3家,奖补资金15万元;涉及中央资金支持家庭农场7家,奖补资金19.67万元,省级家庭农场2家,奖补资金6万元。三是推进滩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乡土产业名品村”一体化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格局。立足玫瑰、阿胶特色资源,集聚政策资源要素,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培育集标准原料基地、加工转化、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一镇一业”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小而精、特而美”的乡土产业名品示范村。引导加工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和农民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业产业发展带来的增值收益。截至目前,我县被列入国家级农村三产融合先导区名单,成功创建山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县、“新六产”示范县,滩区乡镇玫瑰镇、东阿镇、安城镇荣获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称号,锦水街道前阮二村等9个村获批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四是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贯彻落实《济南市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农业专项方案》要求,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滩区街镇新建高标准农田1.89万亩,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0.04万亩,制定并发放《关于加强当前田间管理的指导意见》等多个技术指导文件,重点在滩区开展“科技壮苗”和“植保技术下乡”等宣传活动,提升农民农业技术水平。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及种粮主体参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落实补贴165万元,在滩区街镇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5200亩。积极推进沿黄设施蔬菜等特色瓜菜生产基地建设,持续发展蔬菜冬暖棚、大拱圆棚等设施蔬菜栽培,积极引导滩区群众发展食用菌生产,新增建设完成东阿镇高标准香菇生产大棚5座,提高滩区蔬菜生产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时促进滩区群众发展致富。

(二)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提高滩区群众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一是重点组织黄河滩区迁建5街镇农民积极报名参加2022年农民培训,提高滩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黄河滩区迁建各村农民培训需求,根据农民需求,准备重点进行稳粮保供先进技术、特色产业新模式、惠农政策等方面培训,结合国家政策以及滩区种地大户需要,聚焦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方面的培训,2022年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开设粮油、果蔬、中药材(玫瑰)、电商、黄河滩区迁建农民就业技能提升5个专业,实际完成培训514人,其中黄河滩区村农民学员191人。二是积极发动黄河滩区迁建农民积极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加强黄河滩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施“科技壮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机收减损”等专项稳粮保供培训行动,夯实粮油丰产丰收、农副产品稳定供应技术人才基础,开展农业节水、良种选用、绿色种养、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专题培训与指导服务,增强农民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意识能力。2022年我县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250人,其中省级示范性培训30人,稳夏粮丰收专题学员143人,专业农机手46人,高素质残疾女农民31人,超额完成市局乡村振兴考核任务,有80名学员为黄河滩区迁建工程涉及村的专业农机手及种粮农户。三是依托我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库、跟踪服务团成员、“土专家”和“田秀才”,对滩区学员创业兴业过程中的生产经营实际问题进行帮扶指导和跟踪服务,为滩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全面落实“以工代赈”,抓好滩区群众帮扶。将“以工代赈”落实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是抓好“以工代赈”工作部署。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深入传达落实省、市“以工代赈”工作会议精神,要以“促就业、固成果、提振兴”为目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因地制宜实施一批“以工代赈”建设项目,优先吸纳滩区困难群众就业,要求各镇街、村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美丽乡村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程中实施“以工代赈”,就近安排“滩区”群众,促进“滩区”群众增收。二是拎“四张清单”,抓“以工代赈”工作落实。把“以工代赈”工作扩容提质作为稳就业、促民生的重大实事来抓,明确提出了“促进困难群体就业、提速乡村振兴”的扩容目标和提质靶心。在具体工作中,要求各镇、街要明确“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清单、参与“以工代赈”人员清单、参与“以工代赈”培训人员清单、参与“以工代赈”人员工资发放清单,以“四张清单”落实“以工代赈”工作开展。2021年以来,我县在村庄清洁行动、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四好农村路和“户户通”工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四大项工作193个小项目中实行了“以工代赈”工作,涉及项目投资规模11588余万元,带动困难群众务工28750人,发放困难群众劳务报酬2800余万元。三是实施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行动,实现双赢发展。通过探索签约乡村公益岗的模式就近安排困难群众参与村庄清洁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让困难群众感受到自身价值,从中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既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又提高了困难群众收入。截至目前,涉及吸纳附合条件的脱贫户(监测户)500余人,发放工资200余万元。2023年一季度公益岗扩容脱贫户摸底工作正在进行中。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参照2017年5月山东省全面实施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外迁安置的政策,考虑人力及物价成本上涨因素,建议上级在土地、财政、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扶持,加大对黄河滩区居民外迁安置的扶持力度,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洪水威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培育发展高质量产业,提高滩区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在平阴玫瑰等“一红一绿一白”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成熟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以华玫生物科技、福牌阿胶等一批滩区重点企业,引领滩区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将产业融合串起来。通过发展农产品电商,将产业基地与终端市场连起来,打造产销融合有机整体。

(三)进一步深化滩区农村改革,进一步提升农村集体实力。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示范合作社建设,建立健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全面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四)聚集高质量要素,培育滩区实用人才。积极探索乡村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加大乡村中青年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壮大乡村本土专业人才队伍。加大社会化引才力度,鼓励柔性引才。积极开展“乡村之星”评选,通过各类带头人促进各种实用技术成果推广,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继续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针对滩区群众需求分层分类开展培训,科学设置培训内容,优化创新培训方式,全面部署安排好2023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民就业技能培训任务,针对滩区群众做好全方位后续跟踪服务,特别是针对滩区群众。

(五)聚焦“守底线、促衔接”,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以工代赈”。制定更加详细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安排“滩区”群众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特别是安排困难群众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工程项目建设,促进“滩区”群众增收,增加困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继续做好滩区困难群众帮扶。抓实抓牢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抓细抓好资金管理和项目建设工作,采取分层分类方法对各类扶贫资产进行监管,确保扶贫资产收益最大化,确保收益惠及更多帮扶对象。抓稳抓准重点行业政策延续工作。抓强抓硬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工作,积极开展“雨露计划”,实施乡村公益岗,推进“齐鲁富民贷”,联合人社部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优先为符合条件的滩区脱贫人口提供就业岗位。

  

                                平阴县人民政府

                                2023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