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政字〔2022〕12号
对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2022029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孟宪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建立黄河滩区长期保障机制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0年底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脱贫迁建任务圆满完成,结合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黄河滩区迁建工作长期保障机制。
一、加强黄河生态保护
黄河国家战略为我县发展带来难得机遇,我县高度重视、积极抓好国家战略的贯彻和落实,2019年12月20日成立了平阴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2020年5月编制了《平阴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年8月印发了《关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行动方案》,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的同时,整合全县资源,加强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各项目建设正在积极推进。《行动方案》把加快生态立县作为重要目标任务,明确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生态空间管控体系,不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积极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生态平阴。扎实推进全省森林城市创建等战略目标。实施高水平规划引领行动,从编制平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重点领域区域专项规划等方面都对全域生态保护进行部署;实施生态保护修复行动,从加强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开展黄河流域河湖治理工程、打造黄河生态保护带、实施农业生态提升工程等方面对加强全域黄河生态保护做了具体安排;黄河安澜保障行动主要内容包括实施黄河平阴段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深入推进“清四乱”工作等方面。重点行动都明确了相关责任部门和重点任务清单配档表,当前,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有序推进。
二、坚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优势,按照“全产业链”建设打造,以项目带动结构调整,做精做特现代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抓住平阴玫瑰成为全市十大特色产业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玫瑰高端产业园、云谷玫瑰产业基地、玫瑰小镇等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华玫生物、紫金玫瑰、芳蕾玫瑰等龙头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打造玫瑰产业“全产业链”,做大做强玫瑰产业。瞄准智慧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高端设施蔬菜种植加工,引进建设一批高端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做大蔬菜产业,打造省会蔬菜供应基地。加快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业聚集、互动与融合,实现田园综合体创新融合发展。围绕伊利乳业龙头企业,发展万亩现代生态牧场,打造加工+养殖+饲料种植的循环生态经济链模式。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做优做活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提高农业集约效益。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帮助小农户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升小农户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加快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三、坚持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治理农业资源环境突出问题,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以开展省级森林城市创建为契机,重点实施好城镇绿化提升、退耕还林还花、水系生态绿化、农田林网、绿色通道、裸露土地绿化等九大生态工程。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顺应农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农村道路、厕所、供暖、供电、学校、住房、饮水“七改”工程。巩固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把全域旅游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完善全域旅游规划设计,挖掘我县优势特色自然资源、物产资源、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耕体验、文化传承、健康养生等绿色生态新产业、新业态。
四、坚持以生活富裕为根本,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持续开展健康、教育、助残专项扶贫“兜底工程”,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强产业、金融、党建扶贫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参与脱贫攻坚,建立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确保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已摘帽的贫困村巩固脱贫成果,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加快推进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作,坚持抓当前与谋长远相统一,统筹做好工程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让滩区群众如期实现安居梦。
五、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推进乡村振兴,根本要靠深化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规范高效的“三权”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农村和谐稳定。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六、以优化资源配置为途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健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乡村振兴的潜能和活力。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加快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推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向农村汇聚,真正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加快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步伐,深入推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积极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公平合理、普惠性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效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平阴县人民政府
2022年7月12日
联系人:刘岗 电话:0531-87883759
平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12日印发
查看下载文件:
平政字〔2022〕12号 对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029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平阴县).pdf
平政字〔2022〕12号 对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029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平阴县).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