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警示】六大日常消费警示
字号:
大 中 小



消费提示一:校外培训要理性
国家“双减”政策一经出台,纠正了教育培训行业乱象,但也产生了大量消费纠纷,集中表现在:培训机构被查处后未及时退还费用;部分培训机构假借“双减”政策,关停培训机构,拒不退款甚至携款跑路;部分公考类培训机构夸大教学效果,隐瞒、诱导学员办理贷款,消费者可能面临无法上课但仍需继续还贷的情况等。建议广大消费者对培训班的作用认知要理性,做到不轻信、不盲从。
消费提示二:老年消费需注意
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银发经济”持续发展,各种保健品、功能性器械越来越受老年消费群体喜爱。个别商家利用老年群体对于身体、心理健康的渴望,采用陪老年人聊天、体检、送小礼品等手段,骗取老年人信任,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陷阱。提醒老年消费者及其家人别轻信免费体验、免费赠送、免费补贴,别轻信打着专家的旗号对消费者洗脑推销。
消费提示三:全屋定制陷阱多
近年,消费者热衷于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个性化家具,与此同时也存在不少收费标准混乱、生产制作周期不确定、落地有偏差、售后服务无保障等问题。一旦遇到约定不清事项或不讲诚信的商家,很容易产生消费纠纷。提醒消费者购买“全屋定制”类产品时,一是选择信誉好、市场认可度高的商户;二是家具的材料、颜色、尺寸、质保时间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在合同中要约定明确。
消费提示四:预付消费要慎重
预付式消费出现的初衷一方面是让消费者享受充值优惠,另一方面有助于商家留住客源,快速回笼资金。这本该是一种双赢的模式,但预付卡引发的投诉涉及美容、健身、教育、保健等领域,一旦发生商家跑路或者商家不按约定和承诺提供服务,预付卡就变成了一张“坑人卡”,消费者要想讨回资金非常困难。提醒消费者谨慎办卡,警惕商家“霸王条款”。
消费提示五:直播网购要理性
每年各大电商都有新规则新玩法,利用各种红包补贴、优惠满减、定金尾款等吸引消费者购物,五花八门的促销规则让消费者晕头转向!同时也伴随着不少虚假红包骗局、虚假客服骗局、退款骗局、中奖骗局、信用额度骗局。提醒广大消费者看清促销规则,慎点不明链接,小心消费陷阱。
消费提示六:科学饮食要牢记
金箔冰激淋、金箔蛋糕、金箔巧克力等金箔美食引发不少消费者追捧。其实金(银)箔粉本质上与传统意义上的金子是同一种物质,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金(银)箔金(银)粉类物质既不是食品的生产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生产经营。提醒消费者不要食用任何添加金(银)箔粉的食品。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