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农业农村局关于2025年县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总体情况和吸收采纳情况
字号:
大 中 小



农业农村局党组高度重视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把办理政协委员提案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落实,切实增强办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提案答复率、满意率均达100%。
一、吸收采纳情况
2025年我局共承办委员提案16件,内容涉及加快平阴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提高耕地自主经营效益、打造孝直镇成为山东省种子繁育示范样板、科学规划我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培育孝直马铃薯产业形成地方特色“一镇一品”新亮点、加强农村宅基地转让管理、高度重视发展乡村研学新产业、新赛道、“狗患猫患”问题、加大农业白色污染物治理力度、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等方面的内容。政协提案问题正在解决或已列入计划解决的提案16件,占总数的100%,采纳率100%。
二、主要方法
农业农村局党组高度重视,将委员提案办理作为全局工作的一项重点,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站负责人为成员的提案办理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委员提案办理的督导、协调。组织有关人员对所承办的提案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根据各科室站承担的业务工作,将提案办理具体到科室和承办人,统一格式、统一办理,确保了提案办理人人需答复、件件有回音、样样有根据、事事有着落。
三、创新机制,探索提案办理有效途径
在提案办理中本着办实事、解难题的原则,深入调研、准确把握,确保提案办理的实效。一是分类办理。对委员提出的提案,按照所反映问题进行分类,针对性地明确了办理思路。各承办人员结合自身业务职能,根据所承办的提案内容,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突出实效,切实将委员建议落到实处。二是深入调研。在接到办理工作后,第一时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方面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办理提案打好基础。三是沟通配合。对涉及多个部门的提案,主动与协办单位联系,征求办理意见,确保提案按时办结。四是狠抓落实。在办理委员提案过程中,各承办科室形成书面答复意见,经分管领导审核合格后上门走访,主动征求委员的意见,并将办理结果作为量化考核重要指标,确保提案高效落实。
四、办理情况
坚持将提案办理工作同推进和改进自身工作紧密结合,对提案内容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做强做大平阴县中药材产业。围绕陈钟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平阴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平阴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深入开展道地药材野生资源保护、优良品种选育、生态种植等基础研究,推动道地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强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以中药优质种源繁育、人工种植技术、重点产品加工为重点,充分利用西部山区、农业产业园区等优势区域,集中建设道地药材规模化种植基地、开发研究基地、产地初加工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和搭建重要流通销售平台,逐步形成中药材产业链条。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从政策和资金上对平阴县中药材产业给予支持。通过申请,在一般耕地上建设农业设施,或者利用农村闲置院落、闲置厂房,解决大面积的中药材收储晾晒难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稳定牢固的产业链条。龙头企业深加工后对接市场,再靠加工企业的利润补贴示范基地的建设,示范基地带动广大农户的种植。逐步实现“统一种苗、统一施肥、统一收购、统一保险、统一仓储”的一体化服务,解决种、管、收、卖的难题,形成良性循环。强化人才培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把中医药人才建设作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遵循中医药发展和新闻传播规律,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变化,以养生和健康保健为切入点,不断增强中医药宣传的吸引力、影响力,提高市民的关注度,增强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做强做大平阴县中药材产业。
(二)打造孝直镇成全省种业发展标杆区域。围绕刘延福委员提出的《关于打造孝直镇成为山东省种子繁育示范样板的提案》的提案,提升龙头效应与培育优势特色区域。充分发挥孝直镇获评济南市首个 “种子镇” 的品牌优势,全力推进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中心建设。种业企业协同体系构建与良种繁育优化。为构建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县农业农村局将积极推动成立平阴县种业振兴协调小组。协调小组由涉及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部门及重点种业企业共同组成。破解种业政策支持薄弱与区域良种推广乏力。为加大对优秀种业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激发企业创新动能,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对上争取一系列种业扶持政策。
(三)打造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发展高地。围绕阴亮委员提出的《关于推动平阴县农业生产机械化与智能化升级的建议》的提案,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广先进实用农机技术。近年来,我县持续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报废补贴政策。关于加强农机智能化建设,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近年来,县农机中心聚焦智能农机装备应用,大力实施农机装备智能化提升行动,推动全县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强市建设。关于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加强示范引领和宣传推广。近年来,我县准确把握农机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农机在应对农业生产防灾抗灾和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依托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培育市场营运、政府支持、平战结合、指挥高效的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建立健全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应急防灾救灾能力,推进全链条增产减损。
(四)发展研学游,推动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围绕周红苓委员《关于以“农文旅”融合促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充分挖掘“采摘文化”“泉水文化”“古村文化”等传统文旅资源,在住宿场所中融入特色文化旅游元素,打造让游客感受洪范风土人情的文旅住宿目的地。结合王皮戏、木雕、研学游、休闲康养等非遗文化和新兴文旅方式,创新“住宿+非遗”、“住宿+研学”、“住宿+康养”等新业态,形成多样化文旅目的地产品。
(五)推进宠物市场规范化、标准化。围绕王子明委员《“狗患猫患”问题亟须引起重视》的提案。为有效应对犬猫数量增多带来的管理难题,县农业农村局立足职能,从行业监管、宣传引导、疫病防控三方面入手,进一步规范宠物诊疗行业管理,全面推进宠物市场规范化、标准化,切实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群众权益,共同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强化监督管理。县农业农村局对全县宠物诊疗机构、宠物用品店常态化监管。重点核查经营许可证、疫苗采购渠道、诊疗记录等环节,加强执业兽医的培训,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平台和各领域组织的业务学习,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水平。加大宣传力度。县农业农村局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作为重点工作,针对宠物养殖主体,加大对行业法律法规和宠物的饲养管理、疾病预防、人畜共患病防控等专业知识的宣传,引导居民及时发现宠物的异常,在最佳诊疗时间进行诊治,科学降低疫病传播风险。加强犬、猫检疫监管,规范检疫出证行为。县农业农村局制作犬猫检疫服务指南进行宣传引导申报检疫,并充分利用“鲁牧云”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为宠物主人提供查询和追溯本次犬猫产地检疫的相关信息,确保宠物与《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信息相符,实现犬猫产地检疫信息“即知、即查、即用”。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措施,加大提案办理力度,提升提案办理水平,为全县农业农村事业的科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