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兆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助力乡村振兴实践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 我局聚焦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的原则,面向产业育人,深化产教融合,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和农民就业技能人才2437人,培养了一大批“乡村振兴引路人”和“产业技术带头人”,高质量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成功入选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衔接首批全国试点县,连续两年被市局推荐参加省优考评。
一、关于提高农民农业技术应用认知水平。一是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在中央财政和济南市地方财政支持下,我局组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面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重点群体开展全产业链培训,培训专题包括小麦专题、骨干农机手、粮油稳产保供、高素质女农民(残疾人)专题、玉米单产提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衔接试点等专题,加快构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2020年以来,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218人,其中东阿镇累计参训学员124人。二是开展农民实用就业技能培训。我局依托农业劳动力培训就业示范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2020-2022年累计培训农民实用技能人才1219人,培训专业包括农产品电商营销、玫瑰种植加工技术、中药材种植加工、养老护理员、粮油种植、果蔬种植、黄河滩区迁建农民就业技能提升培训班等10余个专题,其中东阿镇累计参加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学员65人。三是推荐学员参加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择优推荐18名高素质农民学员,参加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其中东阿镇头雁学员宋厚真、巩道峰、满鑫3人学成归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四是开展农民素质素养提升行动。先后在18个行政村举办农民素质素养提升行动村级班,面向小农户、留守村民开展素质素养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围绕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宪法、民法典、心理健康教育、粮油单产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玫瑰酸枣种植、中医养生及中药材种植等内容,累计参训农民1004人,东阿镇2个村纳入试点,其中东门村53人,北市村58人,既增强了村民学法用法守法的法律意识,还提高了村民种植水平。
二、关于提高农业技术培训实效。我局充分发挥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平台的作用,在提高培训质量上做文章,精准把握农民生产需求,广泛摸底调研,分级分类开展培训,有力提升培训质量。一是整合培训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培训机构参与的培训机制,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利用农业调研、农业安全生产指导、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农民培训需求调查,深入了解我县高素质农民培训需求情况,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宣讲,发放招生简章明白纸,把乡村人才培训政策贯彻到千家万户,提高农民参训积极性。二是深入摸底调查,突出分级分类、靶向施策,统筹考虑粮油、蔬菜、玫瑰等产业从业状况和需求,精准做足培训对象的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培育对象的产业技能和培训需求等信息。同时,对村集体合作社带头人、基层“ 村两委”成员、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负责人等进行筛选摸底,纳入县高素质农民培育人才库。三是量身定制培训计划,根据全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和培训规范,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成人学习特点和农业生产规律,按照“分段式、重实训、强参与”原则制定培训方案,满足不同层次农民对于农业知识与技术的学习需求。去年至今,先后组织素质能力提升、省“五新对接”、市“直播电商+品牌建设”考察、酸枣产业观摩会、冬春农民大培训、粮油单产提升等培训观摩活动96期(次),参训人员5000人次。结合春耕春管、“三夏”生产、防灾减灾等重大培训需求,利用“齐鲁乡村网络学院”“中国农技推广”等学习资源平台,搭建网络课堂,及时组织学员参加线上专题培训,帮助更多农民足不出户学技术。支持跨区域培训,先后组织我县高素质农民到潍坊、滨州、德州、聊城、河北等先进地区实习实训,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提升农民产业发展水平。根据农民实际需求开展电商直播技能培训,累计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358人次。在2022年高素质女农民专题培训、黄河滩区迁建农民就业技能提升专题培训班上,针对女学员占比较高,除电商课程外,聘请乡村工匠刘翠红现场教授手工编织,让参训学员学习一门新手艺,利用零碎时间增加收入,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三、关于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后续跟踪服务。一方面,开展学员跟踪指导和服务,及时掌握他们的发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学员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加大优秀人才典型选树和宣传,挖掘树立一批高素质农民培育典型,示范带动更多农民朋友参加培训学习,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一是畅通沟通渠道,采取电话、微信询访、实地指导等方式对学员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依托省市科研院所和县乡农技推广体系,选聘师资库成员31人,服务团成员53人,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现代化传媒手段,建立“微信群”等学习交流渠道,搭建专家与学员沟通平台,年转发各类信息180多条,提供技术指导、惠农信贷、电商营销等相关服务60余次,引导学员协同合作,抱团发展,受益学员达200余人次。二是畅通上升渠道。支持高素质农民参加技能竞赛、展示展销等,组织参加全市乡村振兴人才直播电商技能大赛,4名学员获奖,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育成果展示交流会3期,参加农展会10余次,以培训为纽带,促进互学互助,对接市场,激励引导更多农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截至目前,推荐55人当选县级以上乡村之星、累计112人获评农民专业技术职称,其中2名当选中共济南市第十二届党代表。三是畅通发展渠道。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示范园区为主要依托和载体,打造一批农民实训基地和田间学校,促进产教融合发展,让农民既学得会又用得上。创设农民教育培训扶持政策,指导30名学员获得平阴县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项目补助资金17.2万元;推荐5名学员创办主体成功获评市级示范合作社、示范场、示范服务组织。目前全县市级以上高素质农民培育综合类基地(农民田间学校)8家,芳蕾田园综合体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基地。充分利用网站、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及时宣传在培训中涌现出的高素质农民学员典型,树立发展标杆,讲好成长成才故事,真正形成“培育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依托先进的培训基地和实训平台,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资源,为学员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体验,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农民对于农业知识和技术学习需求,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果。
您对我们的办理和答复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填写在“征询意见表”中,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平阴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11 月5日
联系人及电话:刘红 0531-87870706
抄 送:县人大代表工作委员会、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