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规划】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整体规划
字号:
大 中 小



引言:
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01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各课程标准,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质量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义务教育课程必须与时俱进,进行修订完善。
一、课程背景
首先,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劳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劳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此外,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的变化也为劳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家庭中家务劳动的减少、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的缺失、社区中劳动氛围的淡薄等问题,都使得加强劳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也为劳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如家庭中的家务劳动、学校中的劳动实践、社区中的劳动服务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劳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小学段劳动课程的实施背景是多元化的,涉及教育改革、社会发展、家庭、学校、社区等多个方面。通过实施劳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形成对劳动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个人成长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懂得人人都要劳动、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基本道理;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形成劳动效率意识、劳动质量意识;具有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尊重普通劳动者的积极情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2.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
能从目标和任务出发,系统分析可利用的劳动资源和约束条件,制订具体的劳动方案,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发展基本的设计能力;能使用常用工具与基本设备,采用一定的技术、工艺与方法,完成劳动任务,形成基本的动手能力;能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方面经验解决劳动中出现的问题,发展创造性劳动的能力;在劳动过程中学会自我管理、团队合作。
3.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
能自觉自愿地劳动,养成安全规范、有始有终的劳动习惯;体悟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协作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养成吃苦耐劳、持之以恒、责任担当的品质。
4.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通过持续性劳动实践,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优良传统的积极愿望;弘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二)学段目标
1.第一学段(1-2年级)
(1)懂得人人都要劳动、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道理。初步感知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付出。喜欢劳动,具有主动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的愿望。
(2)完成比较简单的个人物品整理与清洗,居室、教室等卫生保洁、整理与收纳,以及垃圾分类等劳动任务,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具有初步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
(3)关心、照顾身边常见动植物,初步形成关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识。参与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初步学会规范使用相应工具。对工艺制作具有-定的好奇心。
(4)参与班级集体劳动,主动维护教室内外环境卫生,初步形成以自己的劳动服务他人的意识。
(5)在劳动过程中遵守纪律,不怕脏、不怕累,具有初步的劳动安全意识,初步养成有始有终、认真劳动的习惯。
2.第二学段(3-4年级)
(1)懂得“一分耕耘,-分收获”的道理。体会劳动光荣、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认识到美好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形成热爱劳动的态度。
(2)养成良好的个人清洁卫生习惯。认识常用家用器具,掌握家用小器具的使用方法,具有家用电器使用安全意识和初步的器具保养意识。主动分担家务,协助参与家庭环境卫生清洁,能制作简单的日常饮食,初步学会简单的家务劳动技能,形成生活自理能力。
(3)初步体验简单的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生产劳动,能规范地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了解常用材料的作用与特征,对劳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等劳动,适当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维护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初步体验简单的现代服务业劳动,初步形成公共服务意识。
(5)懂得在劳动中遵规守约,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初步养成有始有终、专心致志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6)在劳动过程和日常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不怕困难。
3.第三学段(5-6年级)
(1)懂得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业精于勤荒于嬉”等道理。认识到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体会普通劳动者的光荣与伟大。初步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2)掌握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基本技能。了解家庭常用器具的功能特点,规范、安全地操作与使用。初步掌握基本的家庭饮食烹饪技法,制作简单的家常餐,具有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务劳动能力,初步具有家庭责任感。
(3)进一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生产劳动,能根据劳动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技术与方法,安全、规范、有效地开展劳动,初步养成持之以恒的劳动品质。
(4)主动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和环境美化等劳动,积极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维护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进- -步体验新技术支持下的现代服务业劳动,形成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劳动意识和能力,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初步形成社会责任感。
(5)根据劳动目标确定劳动任务,制订劳动计划,并根据劳动过程的进展情况适时优化调整,初步形成劳动效率意识和劳动质量意识,初步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6)在集体劳动中团结协作,提升与他人合作劳动的能力。在劳动过程中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形成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的意识。
(7)在劳动中主动克服困难,初步形成不怕辛苦、积极探索、追求创新的精神。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结构
课程维度 | 一、二年级 | 三、四年级 | 五、六年级 | |
自我服务劳动 | 1.学会自己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和文具。 3.能够独立整理床铺,定期更换床单、被套(在家长协助下)。 | 1.学会自己洗头、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4.握衣物的洗涤方法,能够用洗衣机清洗小件衣物。 | 1.学会制定家庭购物计划,合理安排家庭开支。 1.能够独立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合理规划时间,做好个人事务管理。 | |
家务劳动 | 1.参与简单的家务劳动,如帮忙摆放物品、收拾碗筷等。 2.在家长指导下,学习擦桌子、扫地等简单家务劳动。 | 1.协助家长进行一些较复杂的家务劳动,如洗碗筷、整理房间等。 2.参与家庭日常家务劳动,如洗衣服、打扫卫生等,学习简单的家电使用。 | 1.承担部分家庭家务劳动,如做饭、2.清洁厨房等,学习家庭物品的维修保养。 3.全面参与家庭家务劳动管理,如制定家务计划、组织家庭劳动等,4.学习家庭理财知识。 | |
校园劳动 | 1.参与班级内的简单劳动任务,如分发课本、整理图书角。 2.在校园内开展 “环保小卫士” 活动,捡垃圾、宣传环保知识。 | 1.参与学校组织的校园卫生打扫活动,如打扫操场、清理花坛等。 3.参与校园种植活动,如播种、浇水、施肥等。 | 1.参与校园劳动实践基地的管理,如农作物种植、养殖等。 3.带领低年级同学开展校园劳动活动,发挥榜样作用。 | |
社区服务劳动 | 暂无 | 参与社区组织的一些小型公益活动,如关爱小动物等。 | 1.参与社区组织的关爱孤寡老人活动,为老人表演节目、打扫房间等。 3.定期到社区图书馆帮忙整理图书,进行借阅登记等工作。 | 1.组织同学到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为老人提供生活帮助和精神陪伴。 3.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家教、关爱残疾人等。 |
生产劳动 | 1.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观察它们的生长特点。 3.参与班级绿植养护,学习浇水、施肥、修剪等基本技能。 | 1.在校园种植园学习种植蔬菜,如西红柿、黄瓜等,了解种植过程。 4.参与学校的农业实践基地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和收获。 | 1.参与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发明创造。 |
(二)具体内容及课时安排
学段 | 内容 要求 | 劳动项目 | 评价标准 | 评价项目 | ||||
一年级 | 上学期 | 自我服务劳动 | 自己穿衣服,整理穿戴 | 能学会并完成劳动项目,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 整理小达人 | |||
整理自己的书包 | ||||||||
自己削铅笔 | ||||||||
按时起床,自己洗漱 | 能独立完成个人卫生的劳动项目,并每天坚持。 | 个人卫生小明星 | ||||||
维持个人房间整洁卫生 | ||||||||
自己准备好学习用品 | ||||||||
家庭服务劳动 | 学习扫地 | 能简单地清洁劳动,并坚持每周劳动。 | 扫地小达人 | |||||
下学期 | 自我服务劳动 | 起床后整理自己床铺 | 能学会并完成劳动项目,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 整理小达人 | ||||
收纳玩具,整理学习用品 | ||||||||
帮助家人折叠衣物 | ||||||||
学会基本的垃圾分类 | 能独立完成个人卫生的劳动项目,并每天坚持。 | 清洁小帮手 | ||||||
独立洗澡,合理使用沐浴用品,注意节约用水 | ||||||||
自己洗水果、洗蔬菜 | ||||||||
简单的手工劳动 | 制作节日卡、小礼物表达爱心谢意 | 能制作简单的小手工 | 制作小能手 | |||||
二年级 | 上学期 | 自我服务劳动 | 独自洗头,爱清洁 | 能独立完成个人卫生的劳动项目,并每天坚持。 | 个人卫生小明星 | |||
学会洗脚,讲卫生 | ||||||||
剪指甲,学自理 | ||||||||
学叠衣物,及时整理 | 能简单地清洁劳动,并坚持每周劳动。 | 收纳小达人 | ||||||
整理床铺,感受劳动的艰辛与乐趣 | ||||||||
整理学习桌,培养学习习惯 | ||||||||
家庭服务劳动 | 会独立洗红领巾 | 能学会并完成劳动项目,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 洗涤小达人 | |||||
下学期 | 自我服务劳动 | 洗袜子、小毛巾 | 能学会并完成劳动项目,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 洗涤小达人 | ||||
盛饭端饭 | ||||||||
刷洗碗筷 | ||||||||
会用拖把拖地,并拖得又快又干净。 | ||||||||
家庭服务劳动
| 学会淘米,就能用电饭煲烧出软硬适中的米饭。 | 能简单的烹饪劳动,并坚持每周劳动。 | 初级烹饪师 | |||||
会洗叶菜类及根茎花果类的蔬菜。 | ||||||||
了解简单的垃圾分类。 | 知道垃圾分类的要求,能进行简单的垃圾分类。 | 垃圾分类小能手 | ||||||
清洗袜子、小毛巾 | 能学会并完成劳动项目,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 个人卫生小明星 | ||||||
尝试种一盆绿植,并进行照料。 | 能用水培或土培的方法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生长情况。 | 初级农艺师 | ||||||
三年级 | 上学期 | 自我服务劳动 | 整理自己的玩具柜 | 能完成简单的整理劳动,学会2项劳动项目,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 整理小达人 | |||
整理自己的书桌、书包 | ||||||||
家庭服务劳动 | 清扫餐厅、厨房 | 能完成简单的清洁劳动,学会3项以上劳动项目。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 清洁小能手 | |||||
清洁餐具、锅、马桶 | ||||||||
社区服务劳动 | 清洁楼道的扶手 | 能进行至少2项现代服务业劳动。 | 志愿者 | |||||
清扫小区的墙面小广告 | ||||||||
捡拾公园的白色垃圾 | ||||||||
下学期 | 自我服务劳动 | 整理自己的衣橱、鞋柜 | 能完成简单的整理劳动,学会2项劳动项目,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 整理小达人 | ||||
整理自己的书橱 | ||||||||
家庭服务劳动 | 清扫卫生间、阳台 | 能完成简单的清洁劳动,学会3项以上劳动项目。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 清洁小能手 | |||||
清洁书桌、餐桌、餐椅 | ||||||||
社区服务劳动 | 清洁楼道的地面 | 能进行至少2项现代服务业劳动。 | 志愿者 | |||||
清扫小区的地面白色垃圾 | ||||||||
为公园的小草做标志牌 | ||||||||
四年级 | 上学期 | 自我服务劳动 | 1坚持每周帮家人洗一次碗。 | 能完成简单的清洁劳动,学会以上劳动项目,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 家务小能手 | |||
2熟练折叠衣物、被子、系鞋带。 | ||||||||
3对书架、衣橱进行归类整理。 | ||||||||
4学会做一道凉菜,会做简单的早餐,掌握简单的日常烹饪技术,如西红柿炒蛋等。 | 能独立完成 一 道家常菜,参与从择菜、洗菜到烧菜、装盘全过程,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 美食小达人 | ||||||
校园劳动 | 1抽屉、书包整洁有序,无杂物。 | 能完成教室卫生清扫,学会以上劳动项目,并能在值日期间坚持完成。 | 值日小能手 | |||||
2教室、卫生区清扫工作细致,保持窗明几净,整洁干净。 | ||||||||
3班内绿植会养护,室内物品有序放。 | ||||||||
社区服务劳动 | 1.为学校门卫和公交车司机制作传统节日贺卡 | 能进行以上现代服务业劳动 | 一星志愿者 | |||||
2.开展图书、衣物捐赠活动 | ||||||||
上学期 | 自我服务劳动 | 1坚持垃圾分类,并用行动影响家人。 | 了解垃圾的四种类别,并能有意识的分类,同时类投放。 | 环保小卫士 | ||||
2自己养一种盆栽植物,写观察日记。 | 能用土培的方法种植 植物,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 小小农艺师 | ||||||
3 周末去挖野菜,制作传统美食,如青团等。 | 能了解至少 2 类蔬野菜对人体的作用,了解其做成的营养价值。 | 中级营养师 | ||||||
校园劳动 | 1爱惜纸张笔墨,不随意丢弃可用文具。 | 能做到环保节约学习用品,不铺张浪费。 | 节约小达人 | |||||
2节约用水、洗涤用品,按需取用,降低污染。 | 能了解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自觉养成习惯,并能影响他人。 | |||||||
3能结合传统节日设计制作窗花、元宵节小灯笼等传统文化工艺作品。 | 能完成 2项及以上传统工艺制作,能识读简单的示意图,尝试设计简单作品。 | 中级传统工艺传 | ||||||
社区服务劳动 | 1随同家人参加社区街道组织的助残、敬老、扶贫等公益活动。 | 能进行至少2种及以上现代服务业劳动 | 一星志愿者 | |||||
2为图书馆提供志愿服务 | ||||||||
3位老师制作的贺卡 | ||||||||
五年级 | 上学期 | 自我服务劳动 | 1坚持每周帮家人洗一次衣服、晾衣服、熨衣服。 | 能完成简单的清洁劳动,学会以上劳动项目,并能坚持每周进行洗熨衣服。 | 家务小能手 | |||
2尝试学习做兔笼、养兔子。 | ||||||||
3学会编织同心结、逃生结、捆书结。 | ||||||||
4熟练学习和面,学做手擀面,做炝锅面。 | 能独立完成和面、学做手擀面、做炝锅面的过程,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 美食小达人 | ||||||
校园劳动 | 1抽屉、书包干净、清洁,资料讲义分类存放。 | 能完成教室、楼道卫生清扫,学会以上劳动项目,并能在值日期间坚持完成。 | 值日小能手 | |||||
2室外楼道、楼梯过道无污渍、无积水。 | ||||||||
3积极参加学校和县技科创客节大赛。 | ||||||||
社区服务劳动 | 1.为服务社区进行卫生打扫,争做环保小卫士。 | 能进行以上现代服务业劳动 | 一星志愿者 | |||||
2.结合老年节、教师节等,开展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 ||||||||
下学期 | 自我服务劳动 | 1学习用攻针和燥针方法缝补衣裤。 | 了解缝制衣裤的两种方法。 | 家务小能手 | ||||
2探索缝制小布袋的方法,掌握用平针缝制的技能。 | 能用平针缝制的技能缝制小布袋。 | 小小缝纫者 | ||||||
3学习煮荷包蛋、煮蛋汤、蒸蛋。 | 能了解至少两种关于鸡蛋的做法,尽量做到营养均衡。 | 中级营养师 | ||||||
校园劳动 | 1初步掌握用钢丝钳绞紧铁丝扎拖把的方法。 | 指导学生利用废旧布料扎拖把,用现有材料制作简易书架,养成勤俭节约和动手的好习惯。 | 节约小达人 | |||||
2学会制作简易书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 ||||||||
3种植各种花草,使学生知道花草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种植技能。体验丰收的喜悦。 | 能种植成功一两种花草,花草能够萌发、长高、开花。 | 中级小花匠 | ||||||
社区服务劳动 | 1随同家人参加社区街道组织的端午节、清明节等公益劳动。 | 能进行至少2种及以上现代服务业劳动 | 一星志愿者 | |||||
2为香格里小区提供志愿服务 | ||||||||
六年级 | 上学期 | 自我服务劳动 | 整理书橱、衣橱、玩具橱 | 能完成简单的整理清洁劳动,学会4项劳动项目,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 清理小达人 | |||
洗袜子、刷鞋子、洗书包 | ||||||||
家庭服务劳动 | 每月学做一道菜 | 能完成简单的家庭劳动,学会3项以上劳动项目。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 爱家小能手 | |||||
清洁餐具、厨房用品 | ||||||||
社区服务劳动 | 为图书馆提供志愿服务 | 能进行至少2项现代服务业劳动。 | 志愿者 | |||||
在居住小区进行志愿服务 | ||||||||
下学期 | 自我服务劳动 | 独立洗澡,洗内衣等小件衣物 | 能完成简单的清洁整理劳动,学会4项劳动项目,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 整理小达人 | ||||
整理自己的房间 | ||||||||
家庭服务劳动 | 学会套枕套、被套 | 能完成简单的清洁劳动,学会3项以上劳动项目。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 爱家小能手 | |||||
清洁厕所马桶、洗手台等卫生间用品 | ||||||||
服务 | 为居住附近的公园提供志愿服务 | 能进行至少2项现代服务业劳动。 | 志愿者 | |||||
为养老院制作节日食物 | ||||||||
为黄河环境提供志愿服务 |
四、课程实施
(一)基本原则
1.把握育人导向。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2.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
3.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4.强化综合实施。积极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5.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充分挖掘中心小学周边工农业可利用资源,根据学校生源特点以及师资力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二)具体实施
1.确定教育内容。根据教育目标,针对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围绕丰富劳动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社区服务、公益活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2.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科学研究,宣传推广劳动教育典型经验。注重挖掘在抗疫救灾等重大事件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大力宣传不畏艰难、百折不挠、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借助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的主旋律,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营造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3.明确责任分工。在我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将综合实践课、多元发展课、研学旅行课、劳动主题教育课进行全方位整合,课程中心做好课程的顶层设计与学习效果评价,教科处做好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的过程管理与培训,学生成长中心、各级部积极做好家长的引导教育工作,认真做好劳动教育课程的组织实施。
4.规范实施过程。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根据学生特点,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好劳动周,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
五、课程评价
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对象为教师和学生,分别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案。
(一)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主要从教师专业能力、职业精神、工作量、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效果等维度进行评价,根据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工作特点,参考目前我校音、体、美、信息、等非文化课教师的工作评价方案,将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工作评价纳入《中心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方案》中,经全体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二)学生评价
1.评价内容
通过建立学生劳动过程档案和收集学生劳动成果的方法,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课程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学习能力等维度进行评价。
2.评价方式
(1)“小学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要求各班为每位学生建立劳动教育课程档案,里面包括劳动教育活动记录、劳动教育活动成果等与劳动教育课程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作为学生评价的主要依据。
(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
(3)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成果展示包括小论文、调查报告、研究笔记、劳动成果等,学校每学期举办劳动教育课程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活动,每学年举办劳动成果展示评比活动。
(4)劳动习惯的评价。根据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作业完成、学习效果、习惯养成等情况,给予认定,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
六、课程管理与保障
考核机制
(一)立足“过程+结果”、“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 在重参与、重经历、重态度的基础上,综合考评学生劳动实践的类型、次数成果等,构建富有石桥特色的“721”劳动教育考核办法,并指导学生如实做好自己的劳动实践记录,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年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三)实施保障
1.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组织实施作出决策和部署,负责总体协调、人事安排、经费投入、政策支持、资源开发等方面工作,并及时管理和调控实施过程,全面把握实施状况。
2.经费保障
提前做好专项资金预算,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校内综合实践活动室教室的改造和校外教育实践基地的拓展,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度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3.师资保障
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
4.设施保障
大力拓展实践场所,满足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在金阳广场、复圣公园等前期校外德育实践教育基地的基础上,积极联系中心小学周边农村地区的农田、山林、采摘园等作为学校的学农实践基地,联系县城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
(五)安全保障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师生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