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在教育的星空中,有这样一位老师,她以三尺讲台为舟,以满腔热忱为帆,二十七年如一日地航行在知识的海洋,用生命的光照亮了无数学生的前行之路。她,就是平阴二中的郭爱华老师。今天,让我们通过她的从教故事,感受一位教育者的坚守与奉献。
2012年,学校合并后,她调任平阴二中。彼时,她带着年幼的儿子租房生活,甚至因工作忙碌无法亲自送孩子入学。一次会议后,她发现儿子因找不到妈妈蜷缩在漆黑的出租屋啜泣,那一刻的心酸与愧疚,成为她教育生涯中难以释怀的遗憾。“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但为了更多孩子,我只能暂时委屈自己的孩子。”郭老师的话语中,是无数乡村教师的缩影:舍小家,为万家。
匠心育人,托起学子梦想
在平阴二中的13年里,郭老师7年坚守毕业班,5年负责推荐生辅导。面对英语总不及格的学生小泽,她利用课余时间“开小灶”,最终助力他在中考取得100多分的突破。“学生的进步,是我最大的幸福。”她轻描淡写,却道尽师者深情。
她从未停止自我革新:研究新课标、探索分层教学、参与课题实践,斩获市县教学比赛一等奖十余次。2024年,她更被评为“济南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突出个人”。在她的课堂上,枯燥的语法化作生动的故事,晦涩的阅读题变成思维导图游戏,让学生们爱上英语!
病痛难阻,师者仁心照前路
2020年,郭老师的健康亮起红灯,医生多次建议她入院治疗。但正值学生备考关键期,她毅然选择推迟手术,强忍不适坚守讲台。术后不到一个月,伤口尚未痊愈,她便忍痛重返岗位;2023年合校后,面对水平参差的班级,她熬夜备课、面批作业,身体逐渐透支。
一次清晨,她因突发眩晕瘫倒在地,被紧急送医。住院期间,血压一度飙升至危险值,她却颤抖着给领导发信息:“打几天针能站住我就回去……”治疗未结束,她已咬牙返回课堂。医生劝她静养,她却说:“等暑假吧,孩子们等不起。”郭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
薪火相传,照亮教育未来
27年风雨,青丝染霜,初心未改。郭老师的故事感动无数人,但她始终淡然:“教师是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只要还能站在讲台,我愿做孩子们永远的提灯人。”
【教研动态】平阴县第二中学优秀教师风采录(第十期).docx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18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