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城镇
- 日期:2025-03-06 14:42:44
- 来源:平阴县政府办
- 字号:[ 小中大 ]
- 访问量:次 [ 关闭 ]
平阴县安城镇位于平阴县东部,是平阴东部产业新城,东北与长清区接壤,东南与泰安市肥城市接壤,西临黄河与东阿县相望,220国道和济荷高速公路横穿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
一、建制沿革
安城镇地处泰山西脉、黄河流域下游,历史悠久,境内发现的大汉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证实,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人类生息。
《续山东考古录》载:夏、商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为有仍氏部落之北境,西周至春秋初期为鲁之北境,春秋中期后属齐,秦初属东郡,后属济北郡。
《史记》载:孝文帝元年(公元一七九年)见《卷十》朱虚侯刘章,襄平侯刘通,东牟侯刘兴居为济北王,并在境内建济北国国都(现北安故国遗址)。到汉武帝泰初元年(公元一零四年)泰山封禅时济北国改郡,后为北安县,又改卢县、故名安城。
二、农业
现有耕地面积6.8万亩,其中基本粮田面积3.4万亩,鲜食地瓜0.6万亩,沿黄设施瓜菜0.4万亩,杂粮0.5万亩,棉花0.2万亩,大豆0.2万亩,花生0.14万亩。畜禽存栏量2017年底达到51万头(只)。境内防汛设施基础3河8库(3河是安滦河、黄河、汇河,8库分别为大官、东凤、段天、张天、安城、北栾、宋庄、毛铺),其中汇河流经4个村(东毛、西毛、大官、东凤);安栾河流经22个村(段天、常天、张天、邱庄、小官、安城、东土、让庄铺、西平洛、东平洛、望口山、兴隆、西土、中栾、南栾、北栾、宋庄、董庄、西瓜店、北圣、南圣、刘庄);黄河流经7.6公里,沿黄8个村(西平洛、望口山、胜利、近镇、三皇、柳河、新村、王营),1.8万人口,1个排灌站,望口山排灌站灌溉面积0.5万亩(设计浇灌面积1万亩);扬水站2个,柳山头扬水站灌溉面积0.3万亩,西平洛扬水站(村级)灌溉面积0.1万亩。村村通自来水的村42个,其中大管网29个村,全镇山头98个,森林覆盖率30%,山地森林覆盖率85%,育林面积(含平原)5.6万亩。
三、经济
全镇共有大小工业企业59家,主要产业为建材、食品、纺织、电子元器件和机械加工业。规模企业25家(元首纺织、裕源纺织、越宫钢构、一锻重工、鲁辰重工、新科特电气、民生电气、精诚机械、汉岳燃气、鑫源混凝土、化友水处理、大唐风电、丞华建材、董老大食品、佐田氏生物科技、环球采暖、福海建材、天元伟业、平顺建材、汇益建材、维德食品、阿里牛食品、永进离合器、付氏飞轮、德雷克密封材料)。
四、建设
全镇共规划社区2个:安城驻地社区、兴安小区。兴安小区位于平阴县城北,县城规划区内,规划占地面积近900亩,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4880户,容积率1.05,绿地率38%。
全镇共有乡村道路92条、172.524公里(其中:乡道17条、89.589公里,村道75条、82.935公里);镇域内共有桥梁25座,危桥6座,2014年投资240万元,改造完成群英桥、东风桥2座(宋庄村境内)。共有环卫保洁挂车4辆,2辆洒水车,2辆机扫车;44个村有43个村内放置了垃圾桶(虎豹川已搬迁至平洛社区)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月清运垃圾500余吨。
辖区内原有县级发证非煤矿山企业16家,通过矿山关闭和矿山整合,现有7家,分别是山水骨料、隆鑫达石料厂、汇益建材、澳飞物流、平顺建材、贵平学东石子厂、云杰建材,待招拍挂企业一家(青龙山I矿)。
高标准农田项目涉及西瓜店村、董庄村、西凤凰村、小官村、东刘庄村、安城村、东土寨村、南栾湾村共计 8 个行政村。项目总投资 1778.87 万元,亩均投资 2132.50 元/亩,其中工程施工费 1181.37 万元。主要工程包括:灌溉与排水工程:新打机井5眼西瓜店2眼、董庄2眼、小官1眼,埋设PE管道5780米;田间道路工程:5米宽田间路933米,3米宽生产道路27235米,原有混凝土路扩宽1030米;其他工程:路边挡土墙修补、危险路段警示柱、项目区标志牌。项目实施后可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 556.1137 公顷(合 8341.71 亩)。经过前期工作,现有5个标段在项目区施工,其中灌溉排水1个标段,混凝土路有4个标段正在施工,项目区内共整理素土路基24800米,铺设水稳路基8290米,其中5标段董家庄村素土路基4500米;6标段西瓜店村素土路基5500米、水稳路基1500米;7标段小官村素土路基5880米、水稳路基4100米;8标段西风村素土路基5100米、水稳路基690米;9标段测量井位3眼,其中西瓜店2眼,小官1眼。
五、荣誉
近年来,我镇经济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荣获“省级文明镇”、“省级卫生镇”、“省理论宣教基地”、“省级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先进单位”、“省平安家庭示范镇”、“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状”、“济南市关心国防建设十佳单位”等荣誉称号。
当前,安城镇正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争当乡村振兴的排头兵、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全县经济的增长极,为实现新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