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昔日“雨污混排”到今日长制久清平阴“三管齐下”让“雨污混排”彻底成为历史

  • 日期:2024-01-25 11:37:51
  • 来源:大众网
  • 字号:[ ]
  • 访问量: [ 关闭 ]

虽正值隆冬时节,但锦水河(翠屏街中段)上却未见冰冻迹象,阳光照射下的河面上波光粼粼,几只野生水鸟正自由游曳。在深水河段,偶或见到垂钓爱好者优哉游哉地盯着水面,书写着他们的“鱼故事”……这一切,都折射出平阴近年大力进行污水治理以及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对于改善水资源生态环境所带来的深刻变化。

日前,由省住建厅、省环保厅、省财政厅组成的省级联合抽检组对平阴整县制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工作进行综合验收,省厅专家纷纷对平阴工作表示了高度肯定,并罕见地给出了“质感好”的专业评语,平阴因此成为全市第一批顺利通过验收的6个区县之一,这也标志着,平阴实施的“三管齐下”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让昔日“雨污混排”的局面彻底成为历史。

主河道疏浚——“臭水沟”摇身变为“景观河”

曾几何时,每每提起锦水河,她似乎都是平阴人民的骄傲——这条发源于县城南部的锦水河水系,属黄河流域的一级支流,为县城主要排水口,也是唯一一条横穿平阴县城的天然河流,她为这个城市增添了无限灵动,培育了众多的生态景观,也为平阴“山水园林城”定位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伴随着平阴主城区的快速发展,锦水河城区河道被挤占的现象日益凸显,过水断面严重不足,城区内洪灾频繁,再加上上游河道雨污不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道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城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因此,锦水河水系综合治理便摆上了县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

自2015年至今,平阴县就开始有计划地对锦水河水系进行综合治理,从领导架构到制度性保障都进行细化分工,相继出台了《平阴县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平阴县排水许可实施方案》《平阴县“小散乱”污水排水管理办法》《平阴县施工降水管理办法》等十余份文件,从规划设计到将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投资26亿元分期实施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特别是2019年实施的锦水河篷盖段河道截污治污工程,沿滨河路、锦凤街、翠屏街、锦水河商业街两侧建设截污管网5公里,解决污水收集“以河代管”问题,锦水河黑臭水体治理效果显著,让锦水河从一条臭水沟变成了“水清、河畅、景美”的景观河,一举破解困扰锦水河沿线群众和影响城市形象的这块顽疾。

主城区提升——“管梗阻”华丽蝶变“管连城”

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排水管网和污水接收管网组成,肩负着城市防汛排水、污水收集输送的重任。长期以来,平阴县城市发展建设围绕老城区进行,老城区道路狭窄,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污水管网施工困难,历史欠账大,污水管网建设滞后,污水覆盖率低,雨污混排河道污染严重,管网雨污分流改造任务迫在眉睫。

城市建设既要注重“面子”,更要注重“里子”,致力于有效解决城市地下“血管”失序、打结的问题,平阴县结合“精致城市”建设,在雨污分流改造上下大决心、用真功夫、花大力气,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持续完善提升,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科学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根据《平阴县中心城区污水专项规划(2017-2035 年)》的总体布局,平阴县“遵循城市规划,并兼顾现状及可实施性”“近远期结合,逐步实现雨污分流”,组织专家论证,因地制宜部署平阴县雨污分流实施计划。在道路建设、提升改造时,实施“先地下、再地上”“道路改造到哪里,管网铺设到哪里”的工作理念,在城区内全方位开展雨污分流改造。2019年至今,分批实施了城区主要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共计完成了51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建设污水管90余公里。建成污水管网由2016年的不足30公里,提高到现在的120余公里,城区雨污管网实现“全覆盖”。

完备的污水管网不仅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更有利于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近年来,平阴县还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城乡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补齐生态环境治理短板,高效推动水污染防治。截至2022年,平阴县共建成污水处理厂5座,日均处理污水7.3万吨左右,有力保障了污水治理更加规范、高效。

老旧小区改造——根根“毛细血管”连通主网“大动脉”

最早,平阴老旧小区“雨污混排”现象比较严重,地下管网配套也不齐全,从2022年起,平阴开始下大气力先期对35个小区进行综合改造,尤其将地下管网建设列为重中之重,将老旧小区的一根根“支管”连接到城区雨污“主管网”,从源头上切断居民生活污水直排的问题。2023年,又将榆山和锦水街道10个社区共计66个小区列入改造计划。改造内容分为基础类改造、完善类改造和提升类改造三类,主要对建筑外墙、道路、绿化、停车位、雨污分流、非机动车棚、安防系统、外墙保温、水电等进行提升改造,总投资30776万元。项目于2023年5月31日正式开工,截至目前,所有小区的墙面抹灰、围墙重建等基础类改造项目已全面完成。

2023年4月初,随着平阴县县城建设工程指挥部《平阴县机关企事业单位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实施方案》的出台,平阴县机关企事业单位雨污合流管网改造由此拉开了序幕。4所学校、6个事业单位原来为雨污混排,改造后,现已全部并入城区“主管网”。

“雨污分流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点多面广、情况复杂、任务艰巨、时间紧迫,需要以超常规的方式创新推进。”据平阴县住建局局长丁连宁介绍,平阴县按照国家、省、市等上级部门对城区水环境、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要求,并同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相结合,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做好雨污分流工作的合力。

推进项目建设,资金保障是关键。为此,平阴县采取了EPC模式解决财政资金不足、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财政直接投资建一部分、引进有实力的大公司等多种方式,有效拓宽了融资渠道,破解了资金瓶颈制约难题。同时,为提高工程效率,平阴县采用了EPC模式,采取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强调和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有效地实现建设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符合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约定。作为平阴县雨污分流项目的施工方——济南城建集团,不仅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齐全,人员固定,而且集团在平阴组建了专业管理机构、建立了有效管理体系,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管。无论是道路建设、管网铺设、还是绿化管护都受到了平阴人民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县住建局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管网设计,聚焦城市雨污管网功能短板和群众需求,不厌其烦地几易其稿,进行多轮讨论研究,合理确定改造方案。在建设标准上,坚持精心设计、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把高标准、严要求贯彻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全力打造精品优质工程。实行科室帮包道路责任制,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全力推进、有序实施。除业务科室外,由帮包科室负责施工路段协调推进及监督管理,把控好速度、质量等关口。对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精准发力,随时研究解决;深入商户、住户,争取群众的最大支持。为减少交通通行压力,积极与交警部门联合论证,采取半封闭施工方式,尽可能保障群众通行;合理安排施工任务,夜间采取无噪音施工方式,切实保障群众利益。通过采取突击施工、交叉施工等方式,各条道路雨污管网顺利推进,按下了项目建设“快进键”,进一步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做好城区及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不仅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题中之义,更是解决城市防洪和内涝问题的必然之举,虽然这项工作通过了省级‘清零’综合验收,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今后‘无事可做’,相反,我们在落实重大国家战略中还任重道远……”谈及今后打算,丁连宁一脸凝重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