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
- 日期:2021-01-25 14:16:15
- 来源:掌上平阴
- 字号:[ 小中大 ]
- 访问量:次 [ 关闭 ]
2021年1月22日
今天上午九点,平阴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杨旭东、宋广炎、 陈士新、付丽、邢学忠、李文波、陈万昌、陈召林在主席台前排就坐。
王秀成、赵敬成、范嘉池、李子元、赵治文等县领导和主席团其他成员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坐。
本次会议应出席代表184人,因病因事请假缺席代表10人,实际到会代表174人,符合法定人数。
在职的县级领导、县级干部;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县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大会秘书处各组负责人;驻我县的省、市人大代表;县人武部部长、政委;出席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委员列席会议。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部分列席人员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列席本次会议。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
平阴县人民政府县长王秀成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
王秀成说,2020年,全县上下战疫情,促发展,保民生,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考验,平阴在不平凡的一年取得不平凡的成绩。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剔除减税降费因素,增长9.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在全市重点项目观摩评议中荣获第六名。
(一)疫情防控精准有力,生产生活全面恢复。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我们坚决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以非常之策恢复经济运行、以非常之举维护社会稳定、以非常之力保障基本民生,展现了37万平阴人民不惧风雨、勇于担当、顽强拼搏的硬核力量。
(二)重大战略落地实施,融入省会步伐加快。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投资3亿元的护城堤建设基本完成,投资3.5亿元的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进展顺利。紧紧抓住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战略和济南“西兴”战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立成为平阴玫瑰代言,与中国林业科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山东省农科院(平阴)玫瑰产业研究院落户我县,平阴玫瑰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品牌价值达到27.9亿元。
(三)产业转型升级提速,经济质态持续优化。动能转换提速加力。实施总投资45亿元的技改项目43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4家企业获评省瞪羚企业,玫德集团位列省民营企业百强榜第28名,齐发药业获批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鑫贝西评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项目攻坚持续发力。1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9亿元。全县新签约项目106个,总投资23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600万美元,增长14%。外经外贸承压行稳,完成进出口总额54亿元,增长3.5%。
(四)全域一体协同共进,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城市品质更加精致。完成投资10亿元,新改建主次干道18条,改造雨污分流30公里。完成房屋征收2469户。建设公共停车场5处,提升公共卫生间10处、便民市场3处。打造公园游园、绿化节点19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4平方米。乡村振兴更加出彩。新增高标准农田5万亩、水肥一体化1.6万亩、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三品一标”认证产品6个。孝直镇获批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玉带玫香”齐鲁样板示范区、11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建设完成。农村人居环境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优良以上天数达到227天,同比增加46天,我县被评为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全国森林康养建设试点县。
(五)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动力活力明显增强。重点改革加速推进。开发区实现瘦身强体,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位居全市第三。财税体制改革顺利完成,确定为全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示范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创新资源加速聚集。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4家,万瑞炭素认定为省院士工作站,实达紧固件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营商环境加速优化。制定“放心”措施51条,实行企业开办“一链办理”、营业执照“秒批秒办”,“在平阴、您放心”服务品牌深入人心。
(六)民生事业全面推进,群众福祉大幅提升。社会保障更有力。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8.8%。新增城镇就业3297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821元、614元。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232元、1071元。社会事业更优质。新高中主体完工,海亮教育成功入驻,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经验全市推广。县医院内科综合楼启动建设。我县被评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成功,省双拥模范县实现八连冠。孔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镇。县融媒体中心通过省级验收。社会治理更高效。“一核五治”社会治理模式、锦水智慧治理平台成为全市亮点。小官村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食品安全县成功创建。
“十四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强省会”战略重大机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落实“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化兴县、特色靓县”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品质提升,全面打造东方玫瑰之都、先进智造基地、宜居康养之城、乡村振兴样板,加快建设生态活力精致幸福新平阴,在济南“西兴”中勇于担当、先试先行、奋力跨越、争先进位。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8%。
王秀成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根据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全会决策部署,以创新提升年为主题,突出产业能级、城市能级提升两大工程,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省会”建设、济南“西兴”三大机遇,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化兴县、特色靓县”四大战略,聚力县城中心主城区、东部产业新城区、西部文旅康养区、南部镇域工业区、北部黄河风貌带五大片区,做大做强高端五金、炭素电极、医药食品、绿色建材、节能环保、文旅康养六大产业,强力推进“动能转换、双招双引、改革创新、城乡融合、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社会治理”七项工作,加快建设“生态、活力、精致、幸福”新平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完成年度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县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凝心聚力抓联动、重对接,在落实“西兴”战略上扛起更大责任
深度对接融入济南发展。吸引济南转出企业落户平阴。开工建设市域铁路,加快济菏高速拓宽改造,导入省会医疗资源,参与全省职教高地建设项目,加强文旅、康养等领域深度合作,让广大群众共享“五个济南”建设成果。
筑牢省会一体发展支点。谋划实施“女神一号”旅游公路、黄河流域水系生态治理等项目,加快聊泰铁路、济菏高速公路和国道341改建工程,谋划建设现代化物流产业园区,打造交通互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省会一体发展示范区。
打造特色产业发展高地。高规格举办第三届中国玫瑰产品博览会,完成阿里巴巴数字乡村、玫瑰展示平台建设。玫瑰标准化示范种植面积增加1000亩。举办阿胶文化节,阿胶产业产值增加30%。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努力打造省会经济圈文旅康养重要目的地。
二凝心聚力抓产业、重升级,在加快动能转换上谋求更大突破
提升产业竞争力。实施总投资55亿元的技改项目48项,新增四星级上云企业2家。激发服务业发展动能,服务业产值增长10.5%左右。
提升企业硬实力。支持骨干企业,壮大成长型企业,新增瞪羚企业2家。新增规上企业6家。
提升项目支撑力。推动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提升开发区承载力。优化“一区三园”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形成产业集中、功能集合、要素集聚的发展格局。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区;产城融合引领区;创新创业标杆区。
三凝心聚力抓建管、重品质,在城市能级提升上迈出更大步伐
以工匠精神建设城市。改造提升五岭路、黄河路,新建锦龙路南延、东关街西延道路,同步实施雨污分流、绿化、亮化,科学布局停车场、充电桩、便民市场、公厕和垃圾收集站等公共设施,持续打造景观大道、花漾街区,新建一批小微绿地、“口袋公园”,让平阴处处可见品位之作、品致之景、品蕴之魂。
以绣花功夫管理城市。深化“行走城管+路长制”管理模式,深化“平阴大脑”建设,推进“六位一体”模式,推动城市社区治理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以先进理念经营城市。加快棚户区改造,科学把握土地出让结构,高品质打造滨湖新区、云翠新区,引领城市未来。
四凝心聚力抓三农、重统筹,在实施乡村振兴上实现更大作为
发展更有奔头的现代农业。新建高标准农田4万亩、水肥一体化1万亩。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
建设更有品位的美丽乡村。加快12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推动全县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面。
推进更有温度的乡村治理。深化“一核五治”治理模式,实施“乡村记忆”工程,让农村成为“诗和远方”。
五凝心聚力抓改革、重创新,在激活内生动力上释放更大潜能
释放改革潜力。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让“在平阴、您放心”成为最响亮的金字招牌。
激发开放活力。确保招商引资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全方位推动“归雁还巢”,支持企业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让更多“平阴制造”“平阴创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增强创新能力。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
六凝心聚力抓治理、重修复,在改善生态环境上彰显更大决心
留住蓝天白云。聚焦扬尘管控,移动源治理,燃煤控制,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守住绿水青山。做足水的文章,还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积极推行“林长制”,让平阴大地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堵住污染源头。坚守生态底线,坚决拒绝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厚植平阴发展新优势。
七凝心聚力抓民生、重普惠,在增进群众福祉上取得更大成效
让民生保障更暖心。新增城镇就业2500人。持续提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让困难群众感受更多温暖。
让公共服务更舒心。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深化医共体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让社会治理更安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平阴样板”。扎实做好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积极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示范街区创建工作。
让民生实事更贴心。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安排了10件重点为民实事:
1.保障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加快推进热源建设,新上260蒸吨锅炉,进一步提高供热能力;为鳏寡孤独人员家庭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2.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开通平阴至济南城际公交,让群众往返济南主城区更加便捷;新增公交车30辆,增加县城主城区范围内、县城到镇村公交频次。
3.实现全县农村群众吃水同网同价。完善农村供水设施,提升供水能力,实现全县农村群众吃水同网同价。
4.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新建环卫工人休息点15处、饮水点50处;每个街镇设立一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为65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项目。为医疗机构、残联、民政等部门确认的失智老年人免费配发防走失手环;为统计确认的全县80周岁以上独居老年人免费配置一键呼叫设备,对以上两类人群提供走失找寻、日常紧急情况处置等服务。
5.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实施白庄、会仙山等片区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2469套;规划建设人才公寓;为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发放租赁住房补贴。
6.优化完善教育资源布局。新高中、桥口小学投入使用;腾跃苑、龙盛嘉园、福廷御景、香格里幼儿园完成主体建设;一中西校改建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滨湖海亮学校启动建设。
7.提高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县医院内科综合楼主体完工;县医院与山大二院深度合作,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将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60元,每人每年达到640元;改造提升疾控中心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原则上每个行政村按照不低于80平方米的标准设置一处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公建率达到80%以上。
8.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建设县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打造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敬老院等10处养老(助老)示范机构(场所);规划建设2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9.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建设“智安小区”100处,建成率达60%以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守护生命”工程全部完成。
10.开展物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依法依规更换群众不满意的物业企业,提升物业企业服务水平;开展精品小区创建,出台精品小区创建标准,打造精品小区10处。
八凝心聚力抓作风、重担当,在提升政府效能上争取更大进步
打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法治过硬、纪律过硬的政府。更高效能推进职能转变,写好新时代平阴答卷。
王秀成最后说,各位代表,面对全县人民新期待,我们重任在肩;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点,我们豪情满怀。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继往开来中勇于攀登,在继续奋斗中演绎精彩,加快建设生态活力精致幸福新平阴,为新时代“强省会”建设和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书面印发平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平阴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以及平阴县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会议由大会执行主席宋广炎主持。
会后,各代表团将分组讨论,认真审议县政府的各项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