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提品质 绣出平阴新画卷

  • 日期:2019-12-18 09:28:56
  • 来源:济南日报
  • 字号:[ ]
  • 访问量: [ 关闭 ]

精雕细琢提品质 绣出平阴新画卷

调动机械设备拆除违法建设。

  脏乱违建变身街角花园,广告牌匾整齐划一,占道经营现象消失,露天烧烤全部“下架”……今年以来,平阴县城每个角落都在悄然变化,不断给居民带来惊喜,城市的“蝶变”勾勒出一幅幅宜居生活图。据了解,平阴县城管(执法)局围绕城乡提升工程,擦亮城市“面子”,洗净城市“里子”,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提升城市“颜值”,全力扮靓“玫瑰之乡”,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与日俱增。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治理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坚持一年干几件事的狠劲和几年干一件事的韧劲,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用耐心、细心和巧心经营好这座城市。”平阴县城管(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明国表示,还要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解决城市管理问题,将数字化城管平台与网格化管理紧密结合,建立起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考核规范的数字化城管执法新模式。

  劲刮拆违风暴 拆出“平阴速度”

  一处处脏乱违建消失,街角花园景色宜人,在拆违拆临风暴的席卷下,“玫瑰之乡”平阴变得越来越美。近年来,平阴大力推进拆违拆临工作,啃下一块块“硬骨头”。生态园、银楚汽车广场、绿地超市、财富家居广场、伊利二期、老物资局宿舍等一批群众关注、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违法建设全部拆除,城区11条主次干道两旁的1200余处乱搭乱建也轰然倒塌。随着私搭乱建的消失,经历了由“路难行、家难回”到“洁靓谐”的转变,便民市场建起来了、两侧建筑整洁了、通行也更顺畅了,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了拆违工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补齐短板、提升品质的巨大改造作用。

  为了护航玫瑰节,平阴县城管(执法)局拆违拆临不松懈,及时拆除了“玫瑰云谷”这一遗留时间长、各级领导关注度高的拆迁零尾,并同步做好拆后空间绿化美化,是继拆除绿地超市后,实现“即拆、即清、即绿、即美”一体化推进的又一典范。同时,把拆违拆临工作与开展重点项目拆迁和老旧小区整治相结合,以拆违促拆迁,组织力量强力拆除县医院西公园周边片区的违法建设,为棚改旧改的顺利实施腾出了空间、打下了基础。从不愿拆,到主动拆,违建业主的心理变化是全县拆违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的结果。按照“先政府后个人、先党员干部后群众”的原则,讲究工作方法,加强思想引导,把道理讲在前,把利害关系摆在前,争取当事人的理解支持配合,很多违法建设大都采用“自拆”、“助拆”等方式完成任务,大大提高了速度和质量,拼出“平阴速度”。

  据了解,平阴县以“台账管理、分类处置、统筹拆建、拆控并举”为抓手,充分发挥镇街属地管理责任,今年共拆除违建762处、188.97万平方米。同时,根据全市《关于推进“无违建街(镇)”工作指导意见》,出台平阴县“无违建街(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建设标准,榆山、锦水、安城、洪范四个街镇申报创建无违建街镇并创建成功。

精雕细琢提品质 绣出平阴新画卷

渣土车进出工地须经洗车平台。

 

  环保车辆“上岗” 保卫“泉城蓝天”

  冬季扬尘污染严重,为了保卫“泉城蓝”,平阴县城管(执法)局严格要求落实“净车行动”,在建筑垃圾运输开始前要求施工方、运输方必须硬化进出口道路,并配备标准车辆冲洗设备和喷淋设备,不达标准不准开工。所有出入建筑工地的车辆在驶出时必须进行严格的冲洗,要求车辆密闭行驶,装卸建筑垃圾期间全程采取湿法作业,坚决制止和纠正带泥上路现象。

  同时,全县按程序成立4家特许经营渣土运输公司,特许经营范围由城区扩大到整个县域,实现全县全域内使用新型环保渣土运输车辆,并对新型环保运输车辆统一安装城建标志号牌和GPS定位系统。据了解,明年1月1日起,将全域使用新型环保渣土车。平阴城管(执法)局全员额全时制全天候实施夜间巡查监管行为,对夜间特殊时段违规施工扰民、不办理渣土运输手续、渣土车清洗不及时、封盖不严带泥上路、建筑垃圾裸露未覆盖等进行查处。与住建、环保、交警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查处、立即曝光、立即约谈相关责任人。今年以来,共开展联合执法80余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7份,约谈施工企业5家,行政处罚26家企业,查处整改超限超载以及沿途撒漏等问题车辆32辆。

  建筑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为了提升建筑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平阴县城管(执法)局引进建设一个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该项目由山东蓝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概算投资1.2亿元,占地124.3亩,总建设面积约66000平方米,年处理建筑垃圾能力50万吨,为全市最大的建筑垃圾处理项目。目前已办理完土地手续,将尽快投入运营,力争到2020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5%。

  同时,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对县城周边建筑垃圾弃置场所进行登记造册。有计划地安排相关工地的消纳运输,进一步建立执法部门-镇街-村居三位一体的联防联控快速反应机制,形成对乱倒渣土这一末端违法行为快速发现、快速反应、快速查处机制,今年集中对城区4处不按规定要求堆放的建筑垃圾堆放点进行了清运。

精雕细琢提品质 绣出平阴新画卷

开展露天烧烤夜间专项执法。

  露天烧烤“下架” 玫城“清风”徐来

  曾有“串都”之称的济南一到夏天经常可见“狼烟四起”,平阴县城也是如此,“光膀撸串”现象随处可见。近年来,在平阴县城管(执法)局露天烧烤整治的高压态势下,一块块“硬骨头”被逐一啃下。

  据了解,为了确保露天烧烤全面“下架”,平阴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部署、亲自调度、亲自带队夜查,城管委先后召开四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烧烤整治工作,体现了整治的坚强信心和决心。同时,执法人员采用逐家逐户登门告知的形式,对露天烧烤整治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每年都以县政府名义下发整治露天烧烤通告1000余份。

  去年以来,平阴县城管(执法)局共开展夜间专项执法38次,其中会同平阴市场监管、食药监、住建、消防等部门和榆山、锦水街道开展联合执法行动9次,出动执法人员1100余人次,查扣烧烤炉具18宗,率先在全市实现无露天烧烤行为。同时坚持“堵疏结合、规范经营”的原则,在城西规划建设8000平方米的玫鲜四海烧烤城,配套建设国内最先进的环保处理设备和消防设施,既避免了噪声、油烟等对市容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又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绿色健康的烧烤场所。如今的大街小巷不再“烟熏火燎”,空气更加清新,市民投诉率大幅下降,烧烤美食文化同步得以有序升级。

  整治广告牌匾 提升城市“颜值”

  走在平阴街头,你会发现一些商店的牌匾标识正在悄然“变脸”,不仅变得整齐划一、美观大方,而且各具特色。12月10日,记者在五岭路中段看到,路边经营商铺全部一户一匾,两头平齐,大小一致,很有美感。

  “今年8月份,我们对五岭路沿街牌匾标识进行整治提升,为业户提供大小形状统一、材质相同、颜色各异的底板,指导业户设计牌匾样式,保留各自的风格特点。”平阴县城管(执法)局主任科员赵洪绪表示。整治期间,执法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有时候为了动员商户配合工作,一个店铺上门20余次。”

  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代表着城市形象和品质,也是城市文化的有形载体。今年以来,平阴县城管(执法)局创新工作思路,改变以往“撒芝麻盐”的做法,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机械一条街一条街地向前推进。投资200万元对府前街、文笔山路、五岭路、翠屏街等四条主干道的广告牌匾进行统一招标、集中整治。执法人员在整治过程中既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又充分听取和考虑商户的意见要求,真正做到了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整治后的户外广告牌匾既统一规范,又特色鲜明,成为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截至目前,共完成规范广告牌匾3750余块、44000余平方米,户外牌匾整治工作连续十个季度位列全市考核第一名。

精雕细琢提品质 绣出平阴新画卷

经过整治,广告牌匾整齐划一。

  建设便民市场 彰显“民生温度”

  12月11日上午,家住环秀小区的尹女士来到小区便民市场选购一天的食材,自从以前脏乱的马路市场退路进厅,居住在这里让她的幸福感飙升。“以前摊贩都插把伞在马路外售卖,摊位摆到人行道上,不仅吆喝声此起彼伏,还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有时候骑车经过都要下来推着,着急出门得绕道走。”

  建设便民市场不仅使居民受益,摊贩更是拍手称赞。搬到环秀小区便民市场内,卖肉师傅高建东的生意更加红火,他的摊位上每天客流不断,有了自己的固定摊位,他还增加了调味料等商品。“搬到室内冬天可暖和了,大家不用每天‘抢地盘’,也不用来回搬运物品,城管局还帮我们引进了物业公司管理,既规范又干净。”高建东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平阴县城管(执法)局坚持疏堵结合,新建环秀便民市场1处,规范便民市场3处,增加摊点180余个,城区内12处便民市场(摊点群)基本满足了群众日常需求。建设便民市场,让居民购得安心、吃得放心的“菜篮子”“果盘子”,满足了居民的生活消费需求。

精雕细琢提品质 绣出平阴新画卷

建设便民市场方便群众生活。

  提升市容市貌 消除城市“顽疾”

  如今,行走在平阴县大街小巷,占道经营行为基本消失不见,市容环境大幅提升。府前东街环秀广场周边干净整洁,是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布满了早餐摊点,由于周边学校较多,20余个摊贩一大早便摆摊售卖早餐,周边脏乱不堪。摊贩每天和城管“打游击”,成为城市管理的“痛点”问题。

  为了根治早餐摊点占道经营现象,平阴县城管(执法)局结合实际,提前两个月就下发《关于整治食品摊点的通告》,为早餐经营者寻找合法经营场所、清理存货留足了时间。

  杨爽爽也曾是“游击大军”中的一员,她每天推着小车售卖肉夹馍、凉皮,不仅风吹日晒,每天经营时间也受限。去年,她有了自己的小店。“有了店面可以全天经营,营业额提升不少,还能多卖几种产品。”杨爽爽告诉记者。在平阴县,像杨爽爽一样退路进厅的不在少数。没了占道经营现象,城区“颜值”再次被刷新。“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效,是因为我们提前谋划,换位思考,为早餐摊点业户找寻房屋留足了时间,既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又兼顾了业户的经济利益”,张明国在和前来学习经验的其他县区交流时如是说。

  据了解,为了防止占道经营现象回弹,执法人员对整治薄弱环节及易反复区域进行再巩固再提升,在二七大集、财源街、四中早市、环秀农贸市场周边等安排专人盯守。此外,开展全方面、多维度、多时段的市容环境大整治,治理乱贴乱画、乱拉乱挂、乱搭乱建、乱堆乱放8620余处,下达限期整改3167件。

精雕细琢提品质 绣出平阴新画卷

执法人员上街整治市容秩序。

  创新管理机制 配齐道路“管家”

  今年以来,平阴县城管(执法)局创新机制,在主城区探索实行“路长制”,以市容环境卫生秩序系列专项整治工作任务为主线,以道路“十乱”(乱贴、乱挂、乱堆、乱行、乱放、乱写、乱画、乱搭、乱建、乱设摊点)治理为突破口,以徒步巡查为主要方式,查找各种问题,确保道路干净、环境整洁、管理有序,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筑牢城市管理网络基础平台,将精细管理标准落实到“最后一米”、责任落实到“最后一人”。

  根据“一路一长”原则,主城区主、次干道全面建立三级路长体系。一级路长由县几大班子领导带部门担任,对分包路段负总责,全面负责该路段公共设施、市容秩序、卫生保洁、园林绿化、广告店招、门前五包等情况的综合治理;二级路长由榆山、锦水两个街道领导干部担任,严格落实巡查机制,每周对所包路段巡查3次以上,主动了解、跟踪、协调解决和及时反映城市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三级路长由街道和社区具体负责同志担任,每天对路段至少巡查1次,负责“发现人员”及“百姓路长”上报的各类城市问题的接收、转办、督导和处置。同时,聘请沿街单位人员、商户、社会热心人士等不同行业志愿者担任“百姓路长”。

  此外,平阴县城管(执法)局利用科技手段,借助智慧城管管理城市。在一楼的指挥大厅屏幕上,工作人员能够随时监控每条路段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借助数字化城管平台和渣土运输公司专用监控平台,对所有营运车辆进行全时定位管理,随时掌握行车路线以及是否有乱倒情况,有效制止乱堆乱倒建筑垃圾、道路遗撒、不按规定时间路线和指定地点倾倒建筑垃圾等行为发生。